亡魂失魄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亡魂失魄”字面意思是“失去灵魂和魄力”。在汉语中,通常用来形容人因极度的恐惧、惊慌或悲痛而失去理智,神情恍惚,失去自我控制的状态。
成语来源:
“亡魂失魄”出自《红楼梦》,原文是“只见那些个女儿们,个个亡魂失魄,恨不得一头撞死”。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处境的无奈与压迫。这个成语体现了人们在面对重大打击、巨大的悲痛或突发**时的无助与失控状态。
使用场景:
- 文学作品:在小说中描写角色遭遇重大变故时常用此成语,如失去亲人或遭遇重大挫折。
- 日常对话:可以用于形容朋友或家人经历了某种不幸的情景,例如“听说他失业了,整个人看上去亡魂失魄”。
- 演讲:可以用来强调某种悲伤的情绪或对不幸**的反应,比如讲述灾难后人们的心理状态。
示例句子:
- “在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后,他整个人都亡魂失魄,无法自已。”
- “经历了这场车祸后,幸存者们都显得亡魂失魄,久久无法回过神来。”
- “她的眼神空洞,显然是因为昨晚的噩梦让她亡魂失魄。”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心神不宁”:形容内心不安,心情不稳定,状态类似。
- “魂不守舍”:指心神不宁,情绪波动大,与“亡魂失魄”相似。
-
反义成语:
- “镇定自若”:形容内心平静,不受外界影响,恰恰与“亡魂失魄”形成对比。
- “泰然自若”:表示从容不迫,心态平和,反映出完全不同的心理状态。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灵魂和魄是人的精神与情感的象征,“亡魂失魄”不仅仅是对个体的描述,也反映了人们对情感和精神状态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旧适用,尤其在面对快速变化和压力增大的当今社会,人们常常感到精神上的崩溃与迷失。
情感与联想:
“亡魂失魄”给人一种悲伤、恐惧和无助的感觉,容易让人联想到失去亲人、遭遇灾难等情景。它引发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同情、理解和共鸣,帮助人们在语言表达中更生动地传达内心的复杂情绪。
个人应用:
在生活中,我曾见到朋友因亲人重病而情绪低落,整日沉浸在悲伤中,显得亡魂失魄。我尝试安慰她,告诉她要照顾好自己,虽然她很难释怀,但我希望能给予她一点支持和陪伴。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亡魂失魄”:
风吹过山岗,泪洒无声处,
月影下孤影,亡魂失魄如。
往事如烟逝,心中苦难愈,
愿汝在天上,安息无忧苦。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lost in thought”或“in a daze”,虽然意义上有相似之处,但文化背景与情感深度可能有所不同。在西方文化中,失去理智的状态往往与个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联系更紧密,而在中文语境中,则更多地强调社会与情感因素的影响。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亡魂失魄”的学,我更加理解了情感表达在语言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工具箱,也让我在面对他人情感时能更细腻地感知与理解。在语言学中,成语的掌握能够帮助我更生动地表达复杂的情感与思想。
引证: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见此情景,亡魂失魄,几欲晕倒。”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那妖精闻得此言,吓得亡魂失魄,急忙逃走。”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孔明闻言,亡魂失魄,面如土色。”
《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卢俊义听了这话,吓得亡魂失魄,半晌说不出话来。”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宝玉听了,如雷轰电掣一般,亡魂失魄,不知所措。”
例句:孔子好像受了当头一棒,~的坐着,恰如一段呆木头。
亡魂失魄成语接龙
亡魂失魄字义分解
魄
1.形容拍击声。
1.(形声。从鬼,白声。从鬼的字,常与灵魂、鬼怪有关。本义:阴神,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精神)。
2.同本义,有别于可游离于人体之外的魂。
3.引申为人的形体。
4.月出月没的微光。
5.糟粕,酒滓。
1.——“落魄”的“魄”的又音。
魂
1.(形声。从鬼,云声。本义:灵魂,古人想象的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
2.同本义。
3.精神,神志 。如:断魂;梦魂萦绕;神魂颠倒;魂交(精神相感应,结合);魂鉴(精神理智)。泛指一切事物的精灵。如:花魂;诗魂;柳魂。
失
1.(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2.同本义。
3.错过。
4.不自禁,忍不住。
5.违背。
6.遗漏。
亡
1.(会意。小篆字从入,从乚。“入”是人字。乚(yǐn)隐蔽。合起来表示人到隐蔽处。本义:逃离,出走)。
2.同本义。
3.死。
4.丢失;丧失。
5.灭亡。
6.外出;出门。
1.古同“无”。
2.没有。
3.副词,通“毋”可译为“不”、“不要”等,表示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