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蚓涂鸦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画蚓涂鸦”字面意思是用画笔描绘蚯蚓,涂鸦则是随意涂写的意思。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种不切实际的、毫无意义或低水平的创作,强调所做的事情不值得一提,或者是对艺术和创作的轻视。
成语来源
“画蚓涂鸦”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来源,可能是由民间口语演变而来的成语。它反映了人们对某些不成熟、不负责任的艺术作品的批评,可能与古代文人对艺术创作的严谨态度相悖,因此也隐含了一种对创作态度的讽刺。
使用场景
该成语多用于文学批评、艺术评论,或在日常对话中评价某些低水平的作品。例如,在讨论一位画家的作品时,可能会说:“他的画风格随意,就像是画蚓涂鸦,没有深度。”它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些不负责任的行为,比如在工作中草草了事。
示例句子
- 他的小说情节毫无逻辑,就像是画蚓涂鸦,让人看了觉得无聊透顶。
- 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在创作时太过随意,最终的作品只能算是画蚓涂鸦。
- 在这次比赛中,有些参赛者的作品真是画蚓涂鸦,缺乏应有的思考和准备。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东施效颦”:形容模仿他人而产生的滑稽效果,强调不成熟和不切实际。
- “马马虎虎”:形容做事不认真,草率了事,和“画蚓涂鸦”有相似的贬义。
-
反义成语:
- “精雕细刻”:形容做事认真、考究,强调创作的严谨和深度。
- “匠心独运”:指在创作上独具匠心,体现出高水平的艺术价值。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艺术创作被视为一种严肃的表达方式,要求创作者具备深厚的知识和技艺。“画蚓涂鸦”在现代社会中仍然适用,尤其是在对待网络文化、快餐文化的批评中,强调创造性和深度的重要性。
情感与联想
“画蚓涂鸦”给人的感觉是轻蔑和不屑,联想到一些肤浅的作品和行为。它反映了对艺术创作态度的反思,提醒人们在创作中要有责任心和严谨态度。
个人应用
在我参与学校的文艺活动时,有同学的作品明显缺乏深度,大家在讨论时不约而同地提到“画蚓涂鸦”。这让我意识到,创作不仅需要灵感,更需要严谨的思考和准备。
创造性使用
在诗歌中:
月下独坐思无尽,
笔端轻描画蚓涂。
求索真知无畏惧,
岂能草率任浮云。
这首诗通过“画蚓涂鸦”表达了对草率创作的不满,强调了追求真知的重要性。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hild's play”,意指简单、幼稚的事物。两者都有轻视的意思,但“画蚓涂鸦”更侧重于创作的随意和不成熟。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画蚓涂鸦”的学*,我认识到在创作中态度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作品的质量和深度,反思自己的表达方式和态度。
来源:顾余不敏,操无用之学,徒以空文出应时须,画蚓涂鸦,日不暇给。
来源:-- 明·宋濂《赠会稽韩伯时序》
引证:
《清史稿·文苑传三·郑燮》:“燮字板桥,江苏兴化人。少颖悟,读书能自出机杼。工诗文,尤长于书画。画山水、花鸟、竹石,皆能自成一家。其诗文多画蚓涂鸦,而意趣盎然。”
《明史·文苑传三·徐渭》:“渭天才超轶,诗文绝出伦辈。善草书,工写生。又善杂画,人物花鸟,俱有别趣。然性放诞,好骂人,不为乡里所容。晚年贫益甚,狂疾时作,或毁败衣冠,或自刑其肢体,竟以是死。其诗文多画蚓涂鸦,而意趣横生。”
《宋史·文苑传六·米芾》:“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特妙于翰墨,沉着飞翥,得王献之笔意。画山水人物,自名一家,尤工临移,至乱真不可辨。然世以其喜穿凿,多画蚓涂鸦之诮。”
《旧唐书·文苑传下·李贺》:“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率为常。其文思敏捷,若不经意,而精思溢出,时人谓之鬼才。其诗如画蚓涂鸦,而意趣自远。”
《南史·刘孝绰传》:“孝绰幼聪敏,七岁能属文,舅齐中书郎王融深赏异之,常与同载适亲友,号曰神童。融每曰:‘天下文章若无我辈,当属刘三。’及长,文章之美,冠绝当时,每一文出,好事者咸传写讽诵,流闻绝域。然恃才傲物,好陵轹同列,故不为时所重。尝作《归田赋》,其辞曰:‘画蚓涂鸦,聊以自娱。’”
例句: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49回:“一张收据,上面写的~,不成字体。”
画蚓涂鸦成语接龙
画蚓涂鸦字义分解
鸦
1.鸟名。各种大型的、通常是亮黑色的鸦属(Corvus)成员。
蚓
1.蚯蚓。
画
1.(会意兼指事。金文。上面是“聿”(yù),象以手执笔的样子,是“笔”的本字;下面象画出的田界。整个字形,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本义:划分,划分界线)。
2.同本义。
3.绘画;作画。
4.截止;停止。
5.谋划;策划。
6.横划过去。
涂
1.(形声。从水,余声。本义:涂水)。
2.同本义。
3.古水名。即今云南省之牛栏江。发源于寻甸,北流至威宁折向西北,至鲁甸县注入金沙江。
4.洞涡水支流。在山西省榆次县境。
5.道路。也作“途”。
6.十二月。古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