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意思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成语接龙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字义分解
胜
1. (形声。从力,朕(zhèn)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2. 同本义。
3. 战胜,打败。
4. 胜过;超过。
5. 一说通“称”。相当;相称。
6. 克制;制服。
无
1. “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 没有,跟“有”相对。
5.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 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攻
1. (形声。从攴(pū),工声。本义:进攻,攻打)。
2. 同本义(与“守”相对)。
3. 指责。
4. 引申为以药物治疗疾病。
5. 致力研究,专心从事。
6. 治理,加工。
战
1.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2. 同本义。
3. 泛指搏斗,争斗,争胜负,比高低。
4. 后作“颤”。发抖。
5. 战争;战事。
6. 姓。
克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本义:胜任)。
2. 同本义。
3. 能够。
4. 攻下;战胜;打败。
5. 克制。
6. 严格限定期限。
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