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埙仲篪的意思
基本定义:
“伯埙仲篪”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伯”指的是长辈或地位较高的人,“埙”是一种古代的乐器,通常是用陶土或木头制成的,形状像一个瓶子;“仲”也是一个古代的称谓,表示次于伯的地位;“篪”则是一种古代的横笛。整体而言,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音乐或艺术领域中,各种乐器或艺术表现的完美结合,突出其和谐美妙的特质。
成语来源:
“伯埙仲篪”出自《左传》,原文提到的是一种音乐演奏的场景,强调了乐器之间的协调与和谐。成语反映了古代文化中对音乐艺术的重视,以及对艺术家技艺的赞美。
使用场景:
该成语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音乐会、演出等场合的美妙表现。在日常对话中,可能用于形容某种合作的默契,或者团队之间的良好配合。在演讲中,能够用来强调不同领域或团队之间的协调与共鸣。
示例句子:
- 在这场音乐会上,各种乐器的配合如同伯埙仲篪,令人陶醉。
- 他们在项目上的合作真是伯埙仲篪,效果显著。
- 这幅画的色彩运用如同伯埙仲篪,展现了作者的高超技艺。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和谐共处、珠联璧合,强调各个部分之间的美妙配合。
- 反义成语:各自为政、分崩离析,表示缺乏协调与合作,反映出不和谐的状态。
文化与社会背景:
“伯埙仲篪”在**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音乐被视为修身齐家的重要方面,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共鸣。在现代社会,这种和谐的概念也适用于团队合作、企业管理等多个领域,依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一种优雅、和谐的氛围,仿佛在聆听悠扬的音乐时,心灵也得到了慰藉。它传达出一种美的享受和人际关系中的默契,令人向往。
个人应用:
在我参与的一个音乐活动中,乐队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让我感受到“伯埙仲篪”的深刻含义。每个乐器的声音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和谐的乐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创造性使用:
在一次诗歌创作中,我尝试将“伯埙仲篪”融入其中:
月下琴声轻轻扬,
伯埙仲篪共此长。
竹影摇曳随风舞,
如梦如歌入心房。
这首小诗描绘了在月光下音乐的美妙,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感。
跨文化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Harmony of the Spheres”,强调宇宙间的和谐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两者都强调了不同元素之间的和谐,但在具体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表达上可能有所不同。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伯埙仲篪”的学*,我深刻理解了和谐与合作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语言表达中更能感受到美的力量,增强了我在生活中追求和谐的意识。
来源: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来源:-- 《诗经·小雅·何人斯》
引证:
《后汉书·黄宪传》:“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人也。世贫贱,父为牛医。颍川荀淑至慎阳,遇宪于逆旅,时年十四,淑竦然异之,揖与语,移日不能去。谓宪曰:‘子,吾之师表也。’既而前至袁阆所,未及劳问,逆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阆曰:‘见吾叔度邪?’是时,同郡戴良才高倨傲,而见宪未尝不正容,及归,罔然若有失也。其母问曰:‘汝复从牛医儿来邪?’对曰:‘良不见叔度,不自以为不及;既睹其人,则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固难得而测矣。’同郡陈蕃、周举常相谓曰:‘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及蕃为三公,临朝叹曰:‘叔度若在,吾不敢先佩印绶矣。’郭泰少游汝南,先过袁阆,不宿而退;进,往从宪,累日方还。或以问泰,曰:‘奉高之器,譬诸氿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宪初举孝廉,又辟公府,友人劝其仕,宪亦不拒之,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年四十八终,天下号曰‘征君’。”
《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吉子骏,骏子崇,自吉至崇,世名清廉,然材器名称稍不能及父,而禄位弥隆。皆好车马衣服,其自奉养,极为鲜明,而亡金银锦绣之物。及迁徙去处,所载不过囊衣,不畜积余财。去位家居,亦布衣疏食。天下服其廉而怪其奢,故俗传‘王阳能作黄金’。”
《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伯埙仲篪,和乐且湛。”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伯埙仲篪,和乐且湛。”
例句: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玉昆金友,羡兄弟之俱贤;~,谓声气之相应。”
伯埙仲篪成语接龙
伯埙仲篪字义分解
篪
1.(形声。从竹,虒(sī)声。本义:古时候一种用竹管制成的乐器)。
2.泛指吹管乐器。
埙
1.(形声。从土,熏声。本义: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大小如鹅蛋,六孔,顶端为吹口。又叫“陶埙”) 同本义 。也有用石、骨、象牙制成的。
伯
1.原指春秋时诸侯的首领。
2.称霸。
1.数目。十的十倍。
2.百倍
3.妇人对夫兄的称呼 。又称“伯子”、“伯叔”(妇人称丈夫的兄弟)。今北方方言称作“大伯子”。
1.(形声。从人,白声。本义:排行第一的,老大)。
2.同本义。
3.伯父。父亲的哥哥。
4.对年龄较长的男子的尊称。
5.女子对丈夫的尊称。
6.古代统领一方的长官。
仲
1.(会意兼形声。从人,从中。中亦声。甲骨文、金文作“中”。本义:排行第二)。
2.同本义。
3.假借为中。时序、位次居中的,特指每季的第二个月。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