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道无儿的意思
基本定义
“伯道无儿”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伯道(即比喻有德行的人)没有儿子,隐喻有才德的人没有后代。其基本含义是指优秀的人或事物在后代或继承方面的缺失,往往用于叹息或感叹。
成语来源
成语“伯道无儿”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尤其是与家族传承和人才辈出相关的典故。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人对拥有后代的重视及对优秀人才未能传承的遗憾。具体的典故可能与历史上某些名人或家族有关,但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
使用场景
“伯道无儿”常用于描述一个人虽然有出色的才华或品德,但却没有后继者,难以传承其精神或理念。它可以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作为对某个人物命运的感慨;也可以用于日常对话中,表达对某些优秀传统或文化失传的惋惜。
示例句子
- 这位老教授学识渊博,但可惜伯道无儿,未能培养出同样优秀的弟子。
- 这座古老的家族祠堂里,虽然有许多杰出的先祖,但如今伯道无儿,后人稀少。
- 他虽然才华横溢,然而伯道无儿,家族中无人能够继承他的理想。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名门望族”:指有名望和地位的家族,强调家族的光辉与传承。
- “英才辈出”:指优秀的人才层出不穷,强调后代的优秀。
-
反义成语:
- “后继有人”:指有后代或后辈能够继承,强调传承的重要性。
- “人才济济”:形容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强调群体的强大。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家族的延续和后代的培养被视为至关重要。成语“伯道无儿”反映了这一文化背景中对优秀人才未能延续的惋惜。同时,随着现代社会对个体价值的重视,这一成语的使用也逐渐引发人们对传统和现代价值观的思考。
情感与联想
“伯道无儿”常常带有一种失落和遗憾的情感,联想到许多优秀的人才因各种原因未能传承其思想和价值。这种情感使得我们在面对优秀传统和文化时,常常会感到一种责任感,促使我们去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承。
个人应用
在生活中,曾经遇到一位年迈的老师,他的学识和品德都非常令人敬佩,但因为没有子女,许多学术思想和个人经验难以传承给后人。每当想起他,我就会想到“伯道无儿”,感叹优秀的思想需要更多的传播与传承。
创造性使用
在某个故事中:
在一个小镇上,有位名叫李伯的智者,他的智慧无人能及,但年岁渐长,伯道无儿,心中总是惆怅。于是,他决定开设讲座,教导年轻人,希望自己的思想能够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虽然没有血脉相连的传承,但他相信,智慧的火炬总能在心灵的接力中继续闪耀。
跨文化比较
在一些西方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比如“the best laid plans of mice and men often go awry”,意指即使是最好的计划也可能失败,反映出对优秀人才未能延续的惋惜。不同文化中对传承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共同点在于对优秀传统和人才的珍视。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成语“伯道无儿”的深入学,我认识到其不仅仅是一个表达遗憾的成语,更是对传承、对文化和思想延续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成就的同时,也要关注如何将这些成就与价值观传递给后代,促进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对于语言学者而言,这种成语的理解有助于提升表达的深度和文化的内涵。
来源: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
来源:-- 《晋书·邓攸传》
引证:
清·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伯道无儿,天若有情天亦老。”
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伯道无儿,天若有情天亦老。”
宋·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伯道无儿,天若有情天亦老。”
唐·杜甫《戏赠友二首》之一:“元年建巳月,官有王司直。马惊折左臂,骨折面如墨。驽骀漫深泥,何不避雨色。劝君休叹恨,伯道无儿,天若有情天亦老。”
《晋书·邓攸传》:“时人语曰:‘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
故事:晋代邓攸,字伯道,襄陵人。为了躲避战乱,带着儿子和侄儿一起逃难,在危难关头,舍弃自己的儿子,保全了侄儿。后来他终身没有孩子,当时很多人为之感动,抱憾地说:“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
例句:中郎有女能传业,~可保家。
伯道无儿成语接龙
伯道无儿字义分解
道
1.(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2.同本义。
3.道德,道义、正义。
4.道教的教义。
5.道教;道士。
6.路程;行程。
无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儿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同本义。
3.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4.我。
5.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6.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伯
1.原指春秋时诸侯的首领。
2.称霸。
1.数目。十的十倍。
2.百倍
3.妇人对夫兄的称呼 。又称“伯子”、“伯叔”(妇人称丈夫的兄弟)。今北方方言称作“大伯子”。
1.(形声。从人,白声。本义:排行第一的,老大)。
2.同本义。
3.伯父。父亲的哥哥。
4.对年龄较长的男子的尊称。
5.女子对丈夫的尊称。
6.古代统领一方的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