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官屈宋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衙官屈宋”字面意思是指衙门的官员为了迎合某种需要而屈从于宋朝的权威或做出妥协。其基本含义指的是官员在权力或利益的压力下,放弃原则或立场,选择迎合他人或妥协的行为。
成语来源
“衙官屈宋”这个成语源自**历史上对官员行为的批评,特别是指那些在权力面前缺乏独立性和原则的行为。虽然具体的历史事例较少,但可以联想到明清时期,许多官员在处理与中央或上级关系时,往往为了个人利益或升迁,选择迎合权威,放弃原则。
使用场景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 文学作品:在古代小说或诗词中,描写官场腐败、权力游戏时,可以用此成语形容那些妥协的官员。
- 日常对话:在讨论某些社会现象时,谈及某些公众人物或企业领导因利益而妥协的行为。
- 演讲:在政治评论或职场伦理的讨论中,批评那些缺乏独立判断和原则的官员或领导。
示例句子
- 在这个利益驱动的时代,很多衙官屈宋,早已忘记了为民服务的初心。
- 他的言论让我感到失望,显然他已经成为了衙官屈宋的典型代表。
- 这部小说深刻揭示了衙官屈宋的社会现象,令人深思。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阿谀奉承”:指迎合他人,谄媚奉承。
- “迎合权贵”:指为迎合有权势的人而做出妥协。
-
反义成语:
- “坚守原则”: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立场,不轻易妥协。
- “直言不讳”:直言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受外界影响。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官员的形象往往与忠诚和正直相联系。“衙官屈宋”反映了社会对官员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现象依然存在,尤其在政治和商界中,妥协和权力游戏仍然普遍,因此这个成语在现代依然适用。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容易引起人们对官场腐败、利益交换的负面情感,令人联想到失去原则的无奈与悲哀。它提醒人们在面对权力时,保持独立思考和原则的重要性。
个人应用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同事为了升职而迎合上级的意见,虽然这样的行为在短期内可能带来利益,但我始终认为坚持自己的原则更为重要。这个成语促使我在职业生涯中时常反思自己的行为选择。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小故事中,可以这样描述:“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许多衙官屈宋,唯恐失去权位,甚至连最基本的良知都抛诸脑后。王大人却不同,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成为了人民心中的灯塔。”
跨文化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用“bowing to pressure”或“selling out”来表达,这些表达同样指向在压力下妥协的行为。尽管不同文化背景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核心思想都是反映在权力和利益面前个人价值的抉择。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衙官屈宋”的学*,我深刻体会到在生活和工作中,坚持原则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权力和利益时,能够更加警醒和自省。
来源: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来源:-- 《新唐书·杜审言传》
例句:先生文学士,必能~,欲烦椽笔赋海市,幸无吝珠玉。
衙官屈宋成语接龙
衙官屈宋字义分解
衙
1.(形声。从行,吾声。(yú)本义:列队行进的样子)。
2.旧时官署之称。
3.唐代谓天子所居之处。
4.衙参。
5.坐衙,官吏坐堂审案。
6.姓。
屈
1.(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2.同本义。
3.委屈;冤屈。
4.屈服。
5.治理,收治。
6.强迫。
官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2.同本义。
3.官府(政府机关)。
4.房舍,馆舍。
5.器官。
6.官职,职位。
宋
1.(会意。从宀(mián),从木。表示房屋周围有树木。本义:定居) 同本义。
2.周代诸侯国名。
3.子姓。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王纣子武庚于商旧都(今河南商丘)。成王时,武庚叛乱,被杀,又以其地与纣的庶兄微子启,号宋公,为宋国。战国初年曾迁都彭城(今徐州)。公元前286年为齐所灭。辖地在今河南东部及山东、江苏、安徽之间。
4.中国朝代名 。公元960年赵匡胤(宋太祖)代后周称帝。国号宋,定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北宋亡。次年赵构(宋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后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两宋共历十八帝,统治三百二十年。
5.主观响度单位 ,1宋等于强度为听者听阈上40分贝的1000赫纯音的响度。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