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àngxíngrén

仗义行仁

拼音 zhàng xíng rén

繁体 仗義行仁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等"

仗义行仁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仗义行仁”字面意思是依靠正义,行使仁爱。其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具有正义感,愿意帮助他人,表现出仁慈和道义的行为。

成语来源:

“仗义行仁”这一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文化,强调“义”和“仁”这两个重要的伦理道德观念。义是指道义、正义,仁是指仁爱、关怀。在古代文学和历史典籍中,许多英雄人物都体现了“仗义行仁”的精神,如《水浒传》中的宋江和《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等。

使用场景: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那些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人。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描写主角的高尚品质;在日常对话中,可用来赞美某人的行为;在演讲中,可以作为呼吁人们弘扬正义与仁爱的价值观的例证。

示例句子:

  1. 在这个冷漠的社会中,他却始终仗义行仁,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
  2. 我们应该学*古代仁人志士的精神,仗义行仁,传递正能量。
  3. 这位医生不仅技艺高超,仗义行仁,更是在患者最需要的时候伸出了援手。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仁义道德:强调仁爱与正义的道德标准。
  • 助人为乐:指乐于帮助他人,与“仗义行仁”在精神上相近。

反义成语:

  • 寡廉鲜耻:形容缺乏道德和羞耻感,与“仗义行仁”的道德观念相对立。
  • 自私自利:指只考虑自己利益的人,与“仗义行仁”提倡的无私奉献相反。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义”和“仁”被视为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反映了对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个体主义盛行,但“仗义行仁”的精神依然被许多人推崇,尤其在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中。

情感与联想:

“仗义行仁”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激励。这让我想到了许多无私奉献、帮助他人的真实故事,激励我在生活中也能多为他人考虑,弘扬正义和仁爱。

个人应用:

在我大学期间,我曾参与一个志愿者活动,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学*。每当看到他们的笑脸,我都会感受到“仗义行仁”的深刻意义。这种经历让我更加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与价值。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写:

仗义行仁心自暖,
春风化雨润无声。
携手共筑爱之桥,
世间何惧风雨生。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可以用“act with justice and kindness”来表达类似的意义,但没有一个直接的对应成语。不同文化中对正义与仁爱的重视程度不同,但这种价值观在许多文化中都是共通的。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仗义行仁”的学,我深刻认识到这个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道德标准,也是个人行为的指引,激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来源: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倘蒙存微命,当以捐躯保奏。

来源:--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

仗义行仁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xíng,háng,hàng,héng), 行部,共6画

1. (象形。本义:道路)。

2. 同本义。

3. 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4. 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5. 队伍,军队。

6. 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1. 刚强。

1. ——“道行”(dàohéng):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

1.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2. 同本义。

3. 出游;出行;出动。

4. 运行。

5. 流动,流通。

6. 流行;流传。

读音(zhàng), 亻部,共5画

1. (形声。从人,丈声。本义:执,拿着)。

2. 同本义。

3. 依靠,依赖。

4. 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

5. 仪仗队。

读音(rén), 亻部,共4画

1. (会意。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

2.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3. 有德者之称。

4. 旧指有仁德的人。

5. 指事物中有恩于万物生育者,古代常与五行等相配。

6. 完美的道德。

读音(yì), 丶部,共3画

1. (“仪”的古字)。

2. 仪容;状貌。

1.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 同本义。

3. 情谊。

4. 意义;意思。

5. 名义上的。

6. 善;美。

仗义行仁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仗义行仁扶危济困

仗义行仁是什么意思

仗义行仁近义词

仗义行仁扶危济困是谁的台词

仗义行仁的生肖是什么

仗义行仁是成语吗

仗义行仁指什么生肖

仗义行仁打一生肖

仗义行仁朋友

仗义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