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遇故知的意思
在远里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兴的事。
引证:
《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宝玉在贾政面前,忽见黛玉,惊喜交集,曰:‘他乡遇故知,真乃天幸!’”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夜宿兰若,遇聂小倩,倩自言故人,宁喜曰:‘他乡遇故知,幸甚!’”
《宋史·文苑传六·苏轼》:“轼在黄州,有故人陈慥来访,轼大喜,曰:‘他乡遇故知,快何如之!’”
《唐诗纪事》卷四十二:“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此言他乡遇故知之情。”
《世说新语·言语》:“王导在江东,每有故人至,必尽礼相待,曰:‘他乡遇故知,何乐如之!’”
例句:老残,我多时不见你的诗了,今日总算‘~’,您也该做首诗,我们拜读拜读。
他乡遇故知成语接龙
他乡遇故知字义分解
遇
知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 同本义。
3. 又。
4. 懂得,了解,理会。
5. 又。
6. 主持;管理。
故
1. (形声。从攴(pū),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本义:缘故,原因)。
2. 同本义。
3. 事;事情。
4. 意外或不幸的事变。
5. 旧识;旧交。
6. 特指旧法、旧典、成例。
他
1. (本作“佗”。形声。从人,“它”省声。本义:负担)。
2. 古代、近代泛指男女及一切事物,现代则用于称代自己和对方以外的男性第三者。
3. 表示指称,相当于“别的”、“其他的”,与“此”相对 。
乡
1.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2.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3. 乡村,城市外的区域。
4. 家乡,故乡。在客地称原籍为乡。
5. 地方;处所。
6. 用作动词,读xi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