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měng

苛政猛于虎

拼音 zhè měng

繁体 苛政猛於虎

用法 "作谓语、宾语;形容政治的残暴"

近义词 苛政猛虎

苛政猛于虎的意思

政:政治。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

来源: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来源:--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

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经过泰山边时看到一位妇女在墓旁痛哭,相问之下,得知他的丈夫与儿子都被老虎吃了,这儿没有苛捐杂税才从外地逃到这儿,这个妇女表示情愿被老虎吃了也不愿意去别的地方。孔子感慨地对学生说:“你们看,苛政猛于虎也。

例句不觉暗暗点头,深服古人‘~’真是不错。

苛政猛于虎成语接龙

顺接
逆接
“虎”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苛”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苛政猛于虎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hǔ), 虍部,共8画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2. 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Panthera tigris),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3. 比喻残酷凶暴。

4. 姓。

1. [方言] 虎不拉: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

读音(kē,hē), 艹部,共8画

1. (形声。本义:小草)。

2. 同本义。

3. 疥疮。

4.

5. 繁杂,烦琐。

6. 狠虐、刻薄(侧重于残暴狠毒)。

读音(měng), 犭部,共11画

1. (形声。从犬,孟声。本义:健壮的狗) 同本义。

2. 凶恶可怕。

3. 勇猛;威猛。

4. 猛烈(强烈;刚烈)。

5. 忽然,突然。

6. 非常,甚。

读音(zhèng), 攵部,共9画

1. (zhēng)。

2. 征伐。

3. 征税。

1.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2. 同本义。

3. 主持政事。

4. 政治;政事。

5. 政策;法令。

6. 官长;主事者。

读音(yú), 二部,共3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 往;去。

3. 取。

4. 如;好像。

5.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6. 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苛政猛于虎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苛政猛于虎原文及翻译

苛政猛于虎的意思

苛政猛于虎《捕蛇者说》

苛政猛于虎的故事

苛政猛于虎是谁说的

苛政猛于虎出自哪篇文章

苛政猛于虎文言文翻译注释

苛政猛于虎是哪个朝代

苛政猛于虎也的于字是什么意思

苛政猛于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