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色危言的意思
基本定义
“正色危言”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以端正的面色说出危急的话”。其基本含义指的是以严肃、认真的态度,直言不讳地表达出对某种危机或问题的看法。这种表达通常伴随着警示和告诫,强调了言辞的重要性和严谨性。
成语来源
“正色危言”源于古代文人的言论方式,强调在面对重大问题时,必须以严肃的态度来表达真相。它的具体出处并不明确,但类似的用法在古代经典文献中较为常见,常与忠臣直言、士人之义相联系。
使用场景
- 文学作品:在古典文学中,常用来描写忠臣直言劝谏的情节,例如《史记》或《资治通鉴》中,忠臣对君主的劝告。
- 日常对话:在现代社会,朋友或同事间可以用此成语来提醒对方在面对困难时要认真对待问题。
- 演讲:在演讲中使用该成语,能够强调发言人对某个问题的重视程度,增加说服力。
示例句子
- 在公司会议上,他以正色危言提醒大家注意项目进度的重要性。
- 老师在课堂上,正色危言地告诫学生们考试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 作为一名记者,他常常正色危言,揭露社会不公,呼吁大家关注。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直言不讳”:直接、坦诚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 “忠言逆耳”:忠诚的劝告往往让人听起来不舒服。
-
反义成语:
- “敷衍塞责”:对待事情不认真,草率应付。
- “言过其实”:说话夸大其词,与实际情况不符。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正色危言所传达的意义与传统的忠诚、正直的价值观密切相关。古代士人对君主的忠诚和直言不讳被视为美德,而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仍然适用,尤其是在面对社会问题、职场挑战时,强调了责任感与道德勇气。
情感与联想
“正色危言”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责任与勇气。在面对不公或错误时,能够直言不讳地发声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责任。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有勇气去面对真相,而不是选择沉默。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在公司内发现了团队在项目中的一些错误,我记得用“正色危言”来形容我当时的态度。我向团队表达了我的担忧,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最终我们顺利修正了错误。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正色危言”:
山河破碎泪如雨,
正色危言诤友语。
勿让沉默遮真相,
勇敢发声筑新局。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speak truth to power”,意思是对权力的直接发声,强调了面对权威时的勇气和责任感。这与“正色危言”的内涵相似,但在文化背景与使用频率上可能有所不同。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正色危言”的学,我意识到直言不讳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尤其在面对重大问题时。这不仅是对他人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负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准确地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和表达深度。
来源:迪、曾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
来源:-- 《宋史·杜衍等传论》
引证:
《宋史·范仲淹传》:“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后汉书·杨震传》:“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后有冠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年五十,乃始仕州郡。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元初四年,征入为太仆,迁太常。先是博士选举多不以实,震举荐明经名士陈留杨伦等,显传学业,诸儒称之。”
《汉书·王莽传》:“莽为人正色危言,自以为汉辅。”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既归,赵王以为上卿,号平原君。平原君为人,正色危言,不以私害公。”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正色而危言,所以警众也。”
正色危言成语接龙
正色危言字义分解
言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色
1.(会意。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本义:脸色)。
2.同本义。
3.又。
4.颜色。
5.姿色,容颜(多就女子而言);美色。
6.佛家语。指一切物质的存在。
正
1.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2.箭靶的中心。
3.引申为目标。
4.
5.征税。
6.出兵,征讨。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2.同本义。
3.正直,正派。
4.纯正不杂(多指色、味)。
5.作为主体的,与“副”相对。
6.正当;合适。
危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2.同本义。
3.恐惧;忧惧。
4.威胁,摧败。
5.使危险;伤害;损伤。
6.败亡,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