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襟安坐的意思
基本定义
“正襟安坐”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整理好衣襟,安然坐下”。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正式的场合中端正地坐着,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安静、端庄、稳重的状态,特别是在面对重要场合或严肃话题时。
成语来源
“正襟安坐”最初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文中提到汉光武帝刘秀在接见客人时,整理好衣襟,表现出一种庄重的态度。成语中的“正襟”即是指调整好衣服的襟部,而“安坐”则强调一种安静、稳重的姿态。通过这个典故,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人的仪态和气质。
使用场景
“正襟安坐”常用于正式场合或严肃的讨论,比如:
- 文学作品:在描绘人物形象时,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面对重大决策时的镇定自若。
- 日常对话:在朋友聚会时,如果某人突然变得严肃,可以说他“正襟安坐”。
- 演讲或会议:领导在发表重要讲话前,通常会“正襟安坐”,以展示其严谨态度。
示例句子
- 在公司年会上,董事长走上讲台,正襟安坐,开始了他的年度总结。
- 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李老师仍然正襟安坐,耐心地解答学生的疑惑。
- 虽然情况紧急,张经理却能正襟安坐,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端庄稳重”:形容人的态度和行为稳健、庄重,与“正襟安坐”相似。
- “泰然自若”:形容在紧张或困境中保持冷静,与“正襟安坐”强调的镇定相呼应。
-
反义成语:
- “心慌意乱”:形容在紧张或困惑状态下的表现,与“正襟安坐”的平静正好相反。
- “手足无措”:表示因紧张而不知该如何应对,与“正襟安坐”中所体现的从容不迫相对立。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仪态与礼仪被视为重要的个人修养。一种端正的坐姿和稳重的态度不仅反映了个人素养,也传达出对他人的尊重。因此,成语“正襟安坐”在现代社会中仍然适用,尤其是在商务场合、正式会议等场合中,体现了专业性和礼仪。
情感与联想
“正襟安坐”给人一种冷静、从容的感觉,常常联想到在压力下的沉稳表现。这个成语提醒我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信,避免慌乱。
个人应用
在一次重要的汇报中,我感到紧张,脑中一片空白。然后我提醒自己要“正襟安坐”,整理好思绪,最终顺利地完成了汇报。这一经历让我更加理解到,保持镇定的重要性。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
月明点滴窗前影,正襟安坐思万千。
心似明镜无尘垢,静观风云任逍遥。
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在宁静时刻的思考与沉稳。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 sit up straight and composed”,强调端正的姿态和内心的平静。在西方文化中,坐姿和态度同样传达出一个人的教养和对他人的尊重。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正襟安坐”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在沟通与交流中,保持镇定和自信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汉语表达,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注重自身的仪态与态度。它提醒我,无论在何种情境下,端正的态度都是成功的关键。
来源:昔贬涪州,过汉江,中流船几覆,举舟之人皆号泣,伊川但正襟安坐,心存诚敬,已而船及岸。
来源:--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
引证:
《明史·杨士奇传》:“士奇正襟危坐,以听其言。”
《宋史·赵普传》:“普正襟危坐,以听其言。”
《晋书·王导传》:“导正襟危坐,以听其言。”
《后汉书·王允传》:“允正襟危坐,以听其言。”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起,正襟危坐。”
正襟安坐成语接龙
正襟安坐字义分解
襟
1.(形声。从衣,禁声。本义:古代指衣的交领)。
2.同本义。后指衣的前幅。
3.裹杂;混合。
正
1.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2.箭靶的中心。
3.引申为目标。
4.
5.征税。
6.出兵,征讨。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2.同本义。
3.正直,正派。
4.纯正不杂(多指色、味)。
5.作为主体的,与“副”相对。
6.正当;合适。
安
1.(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2.同本义。
3.安逸,安乐。
4.安宁。
5.缓慢。
6.使安定。
坐
1.(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2.同本义。
3.现代在椅、凳出现后,凡将臀部置于椅、凳以支持身体的重量者皆为坐。
4.引申为就坐,就任,包含“主持”、“掌管”的意思。
5.定罪,由…而获罪。
6.因…犯罪,触犯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