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听偏信的意思
偏听偏信的全面分析
基本定义
“偏听偏信”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只听取一方的意见,只相信一方的话”。它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信息获取时的不全面,容易受到片面信息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判断或偏见。
成语来源
“偏听偏信”源于古代的典籍,体现了对信息来源的警惕。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听其言而观其行”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全面地看待事物而不是只听一面之词。这个成语的使用反映了对真相的追求,警惕偏执和片面。
使用场景
在日常对话中,“偏听偏信”常用于批评那些不求真相,轻信某些人的说法的人。例如,在社交场合中,有人可能会因为朋友的片面意见而对另一个人产生误解。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用该成语来描绘角色因偏听偏信而导致的悲剧或误会。
示例句子
- 在这个案件中,法官不能偏听偏信,必须全面审查所有证据。
- 如果你只偏听偏信某一方的观点,就很容易被误导。
- 偏听偏信会让我们失去理性的判断,导致错误的决策。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片面之词、耳听为虚、目击为实。这些成语均强调对信息的片面理解。
- 反义成语:兼听则明、明辨是非。反映了全面听取意见和理性判断的重要性。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迅速,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影响下,偏听偏信的现象愈发严重。这种成语提醒人们在信息获取和判断中保持批判性思维,尤其是在面对复杂问题时,避免因片面理解而造成的误解和冲突。
情感与联想
“偏听偏信”让我联想到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信息和形成判断。它带来警惕和反思的情感,促使我在听取他人意见时更加谨慎和全面,避免因信任不够或过度信任而造成的误导。
个人应用
在工作中,我曾经因为只听取一位同事的意见而做出错误决策。后来我意识到,只有全面了解情况,才能做出更为合适的选择。此后,我在做决策时总是努力去收集多方信息,避免偏听偏信的情况发生。
创造性使用
在某个故事中,我可以写这样一段: “在这个小村庄里,村民们总是偏听偏信,听信了老李的话,认为年轻人都不务正业。结果,年轻人们为了证明自己,组织了一场盛大的文艺演出,最终改变了村民们的看法。”
跨文化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有类似的表达,例如“to take things at face value”,意思是表面理解事物,而不深入挖掘其真实含义。这种表达同样提醒人们在判断时要小心,不要仅凭表象。
反思与总结
“偏听偏信”这一成语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教会我们在获取信息时要保持开放的态度,鼓励我们去探索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以形成更全面的理解。在生活中,我们应时刻警惕偏听偏信的倾向,努力追求真相,以做出理性判断。
来源: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来源:-- 汉·王符《潜夫论·明暗》
引证:
《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二年》:“上曰:‘朕闻偏听生奸,独任成乱。’”
《后汉书·袁绍传》:“绍外宽内忌,偏听偏信,用人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
《汉书·王莽传上》:“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偏听生奸,陷于怨贼。”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吾闻之,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论语·颜渊》:“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偏听偏信,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事:唐太宗李世民任命魏征做宰相,他问魏征怎样才能成为贤明皇帝。魏征说尧舜善于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所以就贤明,能保住天下;他又说秦二世、梁武帝和隋炀帝偏听偏信,不去了解真实情况,所以就亡国。唐玄宗认为言之有理
例句:他总是乐于听取大家的意见,从不~。
偏听偏信成语接龙
偏听偏信字义分解
听
1.(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2.同本义。
3.接受,听信,接纳。
4.治理,管理或执行事务 。
5.决断;审理 。
6.等候;待 。
偏
1.(形声。从人,扁声。本义:不正,倾斜)。
2.同本义。
3.边远。
4.片面,侧重于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
5.偏私;不公正;不公平。
6.假借为“遍”。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