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偏概全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以偏概全”字面意思是用部分来概括整体。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根据局部或个别的情况或事物来推断整体的特征或情况,往往导致错误或不准确的判断。
成语来源
“以偏概全”出自《论语·为政》,原文为“子曰:‘君子以文修身,以偏概全,亦可知之。’”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应当以全面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而不是仅凭局部的观察来做出判断。成语逐渐演变为对片面观察的批评,强调了全面分析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以偏概全”常用于批评某些论述或观点不够全面,特别是在学术讨论、社会评论、新闻报道等场合。例如:
- 在学术讨论中,专家可能指出某位学者的结论是“以偏概全”,因为其研究只考虑了一个小样本。
- 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说:“不要以偏概全,看看全盘情况再做决定。”
示例句子
- 他的观点只是根据个别案例得出的,显然是以偏概全。
-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不能以偏概全,而是要全面分析所有的数据。
- 有些媒体报道**时,常常会以偏概全,导致公众误解。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以小见大:从小的方面看出大的趋势或情况,含义与“以偏概全”相似,但“以小见大”有时也可正面使用。
反义成语:
- 兼听则明:广泛听取意见才能明智,强调全面了解的重要性。
- 全面发展:指事物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反映对整体的重视。
文化与社会背景
“以偏概全”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尤其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更容易受到片面信息的影响。因此,强调全面分析和批判性思维显得尤为必要。该成语在教育、媒体、科学研究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提醒人们在判断和决策时要更加谨慎。
情感与联想
该成语引发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警惕和反思。它提醒人们不要轻易下结论,促使我们在思考时更加全面、细致。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避免误解和偏见,促进更深层次的理解。
个人应用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过同事根据客户的个别反馈来修改整个项目方案,这让我想起“以偏概全”的教训。经过讨论后,我们决定先收集更多数据,以确保我们的决策是基于全面的信息。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偏见如雾遮晨曦,
以偏概全误视野。
欲知真相请细察,
广听众声方可解。”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to generalize from the particular”,意指从具体的案例进行概括。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所传达的警惕片面性、重视全面性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以偏概全”的深入理解,我意识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全面性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这个成语不仅是对思维方式的提醒,也是对表达严谨性的要求。在交流中,避免以偏概全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观点,也能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引证:
《资治通鉴·唐纪》:“上曰:‘卿等以偏概全,不识大体,何以辅国?’”
《文心雕龙·序志》:“是以君子慎其独也,小人以偏概全,不自知其非。”
《汉书·艺文志》:“夫书之论事,昭如日月,而众人不知,何也?以其以偏概全,不察其大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吾闻之,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此不可以偏概全。”
《论语·子路》:“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此言不可以偏概全。”
例句:只有分析地阅读,才能学得深透,不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完整系统,不致断章取义,~
以偏概全成语接龙
以偏概全字义分解
概
1.(形声。从木,既声。本义:量米粟时刮平斗斛(hú)用的木板。量米粟时,放在斗斛上刮平,不使过满)。
2.同本义。
3.节操,风度。
4.景象;状况。
5.引申为刮平,不使过量。
6.衡量;量,限量。
全
偏
1.(形声。从人,扁声。本义:不正,倾斜)。
2.同本义。
3.边远。
4.片面,侧重于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
5.偏私;不公正;不公平。
6.假借为“遍”。普遍。
以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3.使,令。
4.凭借;仗恃。
5.认为,以为。
6.做,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