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然正色的意思
基本定义
“侃然正色”这个成语由“侃然”和“正色”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侃然”指的是态度坦诚、理直气壮;“正色”则是指面色严肃、态度端正。综合而言,该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一种坦诚正直、严肃认真的态度,通常用于形容人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态度坚定、毫不含糊。
成语来源
“侃然正色”出自《论语·子路》。原文是“子路问政。子曰:‘侃然正色,君子之道。’”这说明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孔子的教诲,强调君子应当要有坦诚的态度和严肃的道德标准。
使用场景
“侃然正色”常用于表达在某一场合或**中,某人表现出的坚定态度和诚实态度。它可以在以下场景中使用:
- 文学作品:描写人物的性格特征。
- 日常对话:表达对某人态度的赞赏。
- 演讲:强调在面对不公时应保持的坚定和正直。
示例句子
- 在面对不公的指责时,他侃然正色,毫不畏惧地捍卫自己的立场。
- 这位作家在书中侃然正色地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象的看法。
- 在会议上,她侃然正色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直言不讳”:指说话直率,没有隐瞒。
- “光明磊落”:形容人做事正大光明,毫无隐瞒。
-
反义成语:
- “遮遮掩掩”:形容说话或做事不坦诚,有所隐瞒。
- “含糊其辞”:指说话不清楚,含糊不清。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君子被视为道德和智慧的典范,“侃然正色”体现了这一理念。现代社会中,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这种态度愈发显得重要,尤其是在需要勇于发声和捍卫真理的场合。
情感与联想
“侃然正色”给人一种坚定和可靠的感觉,联想到在面对困难或不公时,能够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发声的勇气。这种情感反应激励着人们在生活中追求真理和正义。
个人应用
在一次团队讨论中,有人提出了一个不切实际的方案,我便侃然正色地指出了其中的问题,并提出了更合理的建议。最终,团队采纳了我的意见,达成了共识。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故事中,主人公面对邪恶势力的威胁,依然侃然正色,坚定地捍卫自己的信念,最终带领大家走向了胜利。他的勇气和坚定不仅震撼了敌人,也让身边的人充满了希望。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表达可以是“to speak frankly”或“to be forthright”。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理念都是强调诚实和坚定,尤其在面对挑战或困难时。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侃然正色”的学*,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在生活中保持诚实和坚定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水平,也能够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引证:
《宋史·王安石传》:“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大抵以变风俗、立法度为先。神宗召为翰林学士,安石不辞,遂拜参知政事。安石既执政,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侃然正色,言人所难言,行己所难行。”
《旧唐书·李元纮传》:“元纮在相位,务在薄赋,时议以为徭役不均,奏请均之。元纮性清俭,既知政事,稍抑奔竞之风,务遵理道。时初废京司职田,议者请于关辅置屯,以实仓廪。元纮曰:‘边土尚虚,未宜兴置。’遂止。其侃然正色,为国深谋,皆此类也。”
《清史稿·儒林传·黄宗羲》:“宗羲之学,出于蕺山,闻诚意慎独之说,缜密平实。尝谓明人讲学,袭语录之糟粕,不以六经为根柢,束书而从事于游谈。故问学必以六经为根柢,游谈必以六经为归宿。其论学侃然正色,不稍假借。”
《明史·海瑞传》:“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尝言:‘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又不得已而均税,尚可存古人遗意。’故自为县令时,即侃然正色,欲挽颓风。”
《宋史·吕祖谦传》:“祖谦学以关、洛为宗,而旁稽载籍,不见涯涘。心平气和,不立崖异,一时英伟卓荦之士皆归心焉。时相京镗帅蜀,除祖谦郎官,祖谦辞。镗遗以书,祖谦答曰:‘侃然正色,非敢私请。’”
侃然正色成语接龙
侃然正色字义分解
色
1.(会意。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本义:脸色)。
2.同本义。
3.又。
4.颜色。
5.姿色,容颜(多就女子而言);美色。
6.佛家语。指一切物质的存在。
然
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3.俗字作“燃”。
4.明白。
5.耀;照耀。
6.以为…对;同意。
正
1.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2.箭靶的中心。
3.引申为目标。
4.
5.征税。
6.出兵,征讨。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2.同本义。
3.正直,正派。
4.纯正不杂(多指色、味)。
5.作为主体的,与“副”相对。
6.正当;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