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途灭虢的意思
基本定义
“假途灭虢”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借道而消灭虢国”。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利用他人的力量或借助外部环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尤其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达到对某个敌人的打击或消灭。
成语来源
该成语源于《左传》,讲述的是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具体来说,晋国为了打击虢国,借助了其他国家的力量和地盘。这个成语强调了策略性和间接性,突出了在复杂局势中的智慧和权谋。
使用场景
“假途灭虢”可以在多种场合下使用,包括文学作品分析、历史讨论、政治策略分析等。在日常对话中,可能用于形容某个人或团体在达到目的时并不直接对抗,而是借助他人的力量或资源。
示例句子
- 在商战中,有些企业往往选择“假途灭虢”,借助竞争对手的失误来获得市场份额。
- 政治斗争中,有时候候选人会“假途灭虢”,利用其他政党的支持来打击主要对手。
- 他在职场上总是“假途灭虢”,通过与上司的密切关系来削弱同事的影响力。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借刀杀人:指利用他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手法与“假途灭虢”相似。
- 以邻为壑:指利用邻近的资源或力量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反义成语:
- 亲自出马:直接参与,不依赖他人。
- 不惜一切:指不顾后果,直接采取行动。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策略和智慧被视为重要的素养。“假途灭虢”所体现的间接手段在许多古典文学和历史故事中都有出现,反映了古人对权谋和斗争的深刻理解。在现代社会,这种策略仍然适用,尤其在商业和政治环境中。
情感与联想
“假途灭虢”让我联想到智慧和谋略。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光靠蛮力往往不能取得胜利,反而需要灵活应变、借助他人之力。这种策略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也带有道德上的考量,使用得当则是智慧,滥用则可能被视为阴险。
个人应用
在我的职场经历中,我曾经见证过一位同事通过建立良好的关系网,成功地将竞争对手的项目资源转移到自己的团队。这种“假途灭虢”的策略让她在项目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引发了同事之间的微妙关系变化。
创造性使用
在某个古代王国中,王子为了削弱敌国的力量,决定“假途灭虢”。他秘密地与邻国达成协议,借助他们的军队来攻击敌国,而自己则在后方策划和指挥。这一策略不仅让他成功消灭了敌人,也让他在王国内部的地位更加稳固。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可以用“to use someone else's strength”或“to borrow a knife to kill”来表达类似的含义。这些表达同样强调了利用他人力量的策略,但在具体文化背景和使用频率上可能有所不同。
反思与总结
“假途灭虢”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更是对策略和智慧的一种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在处理复杂问题时,灵活运用资源和力量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种思维方式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和社会互动。通过对这个成语的学,我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策略性思维的运用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来源: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来源:-- 《左传·僖公二年》
引证:
《吕氏春秋·贵因》:“晋献公欲伐虢,道经虞,乃以璧马赂虞公,假道伐虢。”
《战国策·赵策二》:“晋人假道于虞以伐虢,虞公许之,遂灭虢。”
《资治通鉴·周纪一》:“晋献公欲伐虢,道经虞,乃以璧马赂虞公,假道伐虢。”
《史记·晋世家》:“晋献公欲伐虢,道经虞,乃以璧马赂虞公,假道伐虢。”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假道于虞以伐虢。”
故事:春秋时期,晋献公要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同时给虞国送去宝马和贵重礼物。虞国国君贪财,大夫宫之奇劝阻说:“虢国是虞国的近邻,它的灭亡必然会导致虞国灭亡。”虞国君主不听劝谏,答应晋军过境,结果晋国灭掉虢国立即灭虞
例句:此乃“~”之计也。虚名收川,实限荆州。
假途灭虢成语接龙
假途灭虢字义分解
途
1.(形声。从辵(chuò),余声。本义:道路)。
2.同本义。
3.职位。
4.途径;路子。
虢
1.(形声。从虎,寽(lǚ)声。本义:虎所抓画之迹)。
2.同本义。
3.周代国名。有东、西、南、北四虢。
4.东虢。周文王弟虢叔所封之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公元前767年为郑所灭。
5.西虢,周文王弟虢仲的封地,在今陕西省宝鸡县东,公元前665年为秦所灭。
6.南虢,周平王东迁,西虢徙于上阳,称南虢,春秋时灭于晋。
灭
1.(形声。从水,威(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2.同本义。
3.消失,隐没。
4.熄灭。
5.淹没。
假
1.(形声。从人,叚(jiǎ)声。“叚”亦兼表字义。本义:不是真的)。
2.同本义(跟“真”相反)。
3.代理,非正式。
4.借。兼指借出和借入。
5.租赁;雇佣。
6.凭借。
1.休假。
1.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