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聋振聩的意思
基本定义
“发聋振聩”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使聋子听见,振动耳朵”,引申为用强烈的言辞或行为来提醒、警示那些无视真相或不愿意听的人。基本含义是用非常有力的方式来唤起他人的注意,尤其是那些对重要信息视而不见的人。
成语来源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庄子·外物》中的一句话:“发聋振聩,非独耳目之所见。” 这里的“发聋”和“振聩”分别指的是让耳聋的人听到声音和让耳朵聋的人振动。庄子通过这一比喻强调了用强烈的方式来唤醒那些对真理麻木不仁的人。
使用场景
“发聋振聩”常用于文学作品、演讲以及日常对话中,尤其是在讨论社会问题、道德警示或政治批评时。例如,在某些演讲中,演讲者可能会使用“发聋振聩”的方式来强调对社会不公的警示,试图引起人们的重视。
示例句子
- 他的演讲用事实和数据发聋振聩,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震惊。
- 这篇文章试图发聋振聩,让人们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 尽管她的话语发聋振聩,但仍然有很多人选择忽视。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震耳欲聋、振聋发聩。它们都强调用强烈的声音或言辞来引起注意。
- 反义成语: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它们指的是无视或忽略重要信息的状态。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强调言辞的力量和警醒作用,尤其是在面对社会问题时,常常会使用此类成语。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爆炸,发聋振聩的方式可以帮助人们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找到真相,具有重要的适用性。
情感与联想
“发聋振聩”让我联想到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尤其是在面对不公与真相时。它使我意识到有时需要以强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引起他人的重视。
个人应用
在我参与的一个公益活动中,我曾用“发聋振聩”的方式讲述一些真实的故事,试图唤起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结果,许多人对此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并愿意参与公益行动。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诗歌创作中,我可以这样写:
在沉默的夜空下,真理如雷霆,
发聋振聩,唤醒沉睡的灵魂。
每一个无视的瞬间,都是对良知的背叛,
让我们在震撼中,重新找回失落的信仰。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可以用“wake-up call”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警醒、提醒的作用。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图相似,即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促使反思。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发聋振聩”的学*,我深刻认识到语言的力量和表达的重要性。在日常交流与写作中,适时使用这样的成语能够更有力地传达信息,影响他人的思维和行为。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的思考。
来源: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来源:--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
引证: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上闻之,发聋振聩,乃命李德裕为相。”
《后汉书·袁绍传》:“绍闻之,发聋振聩,乃遣使者聘之。”
《汉书·王莽传下》:“莽闻之,发聋振聩,乃下诏曰:‘朕甚悯之。’”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闻之,发聋振聩,乃遣使者聘虞卿。”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闻之,发聋振聩,乃命士会帅师伐之。”
故事:清朝时期,英国舰船经常侵犯中国领海主权,以保护向中国输送鸦片的贸易,鸿胪寺卿黄爵滋忧心忡忡。他上《禁烟议疏》给道光皇帝,列举大量的数据与材料证明鸦片的危害,提出为了严禁鸦片,应不惜动用死刑,以达到发聋振聩的目的
例句:出了匕首、投枪,也还有~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
发聋振聩成语接龙
发聋振聩字义分解
聩
1.先天性耳聋。后泛指耳聋。
2.昏聩,不明事理。
聋
振
1.(形声。从手,辰声。本义:赈济;救济)。
2.同本义。
3.挽救;救治。
4.抖动;摇动。
5.举起;挥动。
6.震憾;震惊。
发
1.(形声。本义: 放箭)。
2.同本义。
3.出发;上路。
4.打开;开启。
5.征发;征调。
6.发生;发出。
1.头发,人头上的毛 ?。
2.草木。
3.古代旐末形如燕尾的垂旒;旗帜的通称。
1.崩坏;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