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ǔniúèrzhī

九牛二虎之力

拼音jiǔniúèrzhī

繁体九牛二虎之力

用法"作宾语;比喻极大的力量"

反义词举手投足

九牛二虎之力的意思

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

来源: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来源:-- 元·郑德辉《三战吕布》楔子

引证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二》:“李晟以九牛二虎之力,拔之。”

《后汉书·班超传》:“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搏二十余人,斩其将,虏众大溃。”

《汉书·王莽传下》:“九牛二虎之力,不足以举一羽。”

《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左传·宣公十五年》:“九牛之耳,一毛不动。”

故事周朝时期,周宣王听说公仪伯的勇力在诸侯中十分有名,就派人去请来询问他的勇力有多大,公仪伯回答能将蠢虫的腿折断,能抵挡秋天知了翅膀的扇动。周宣王大失所望地说自己能拖住九头牛的尾巴而不让其动弹

例句费了~,把这件事弄妥了,未曾涉讼。

九牛二虎之力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hǔ), 虍部,共8画

1.(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2.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Panthera tigris),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3.比喻残酷凶暴。

4.姓。

1.[方言] 虎不拉: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

读音(niú), 牛部,共4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2.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3.星名。牛宿的省称。

4.比喻性格执拗或倔犟 。如:牛心左性(头脑顽固,性情偏执);牛劲。也喻其温顺、迟钝、笨拙、力气大。如:笨牛;大牛。

5.姓。

读音(lì), 力部,共2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2.同本义。

3.力量。

4.能力。

5.威力;权势。

6.劳役;仆役。

读音(èr), 二部,共2画

1.(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2.一加一的和。

3.排列顺序中第二位的。

读音(jiǔ), 丿部,共2画

1.(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2.同本义。

3.第九。

4.《周易》以阳爻为九。

5.泛指多数,数量大。

6.时间长。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九牛二虎之力的意思

九牛二虎之力是不是成语

九牛二虎之力是多少斤

九牛二虎之力的典故

九牛二虎之力的近义词

九牛二虎之力造句

九牛二虎之力是不是六字成语

薛仁贵九牛二虎之力

废了九牛二虎之力

使出九牛二虎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