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天忧人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怨天忧人”的字面意思是指对天(自然或命运)感到怨恨,对人(他人或社会)感到忧虑。其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在遭遇困境或不幸时,既感到对命运的不满,也对他人表示担忧和不安。这种情感反映了个体在面对困难时的无奈和焦虑。
成语来源
“怨天忧人”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其构成的汉字和意思在古代文学中频繁出现。表达人们对命运和他人情感的成语在**古代文人作品中常见,类似的表达可以在《论语》《庄子》等经典中找到其影子。
使用场景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 文学作品:在描写人物内心挣扎时,常用此成语来突出角色的无助和焦虑。
- 日常对话:当朋友经历挫折时,可以用“怨天忧人”来形容他们的心态。
- 演讲:在讨论社会问题或个人遭遇时,可能提到这一成语以引起共鸣。
示例句子
- 他最近工作不顺,怨天忧人,整天愁眉苦脸。
- 在面对生活的压力时,怨天忧人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要积极面对。
- 许多年轻人在求职时感到怨天忧人,觉得机会太少,竞争太激烈。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怨天尤人”:同样表达对命运和他人的怨恨。
- “自怨自艾”:强调自我反思和自责的情绪。
-
反义成语:
- “乐观向上”:强调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 “自强不息”:强调主动努力,不怨天尤人。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命运和个人努力的关系常常被探讨。“怨天忧人”反映了人们对命运的无奈感。在现代社会,随着竞争的加剧,许多人在面对压力时容易产生这种情绪,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倡积极心态,鼓励人们以行动改变现状。
情感与联想
该成语常常让我感受到一种无力和焦虑,尤其是在面临重大挑战时。它提醒我们,虽然外部环境和他人行为不可控,但我们的内心反应却可以通过努力改变。
个人应用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经在一次考试失利后感到非常沮丧,心中怨天忧人,觉得自己努力却得不到回报。后来我意识到,抱怨并不能改变现状,反而应该总结经验,调整学*策略。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写道: “夜幕降临,窗外的风声呼啸,李华坐在桌前,怨天忧人。‘为何命运如此不公?’他自言自语,心中却暗自发誓,要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一切。”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可以用“blaming fate and others”来表达类似的情感,但这种表达相对较少。西方文化更倾向于强调个人责任,较少使用对命运的埋怨。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怨天忧人”的学,我意识到它不仅是对一种消极情绪的描述,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种复杂情感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
来源: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来源:-- 先秦·孔子《论语·宪问》
引证:
《庄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作《离骚》,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左传·宣公十五年》:“怨天者无识,忧人者有志。”
故事:春秋时期,孔子终生为实现自己的主张而忙碌奔波,很少人采纳他的政治主张,孔子对学生发感慨,子贡问为什么?孔子说自己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努力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彻了解很多的道理,只有老天才了解自己
例句:要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不要~。
怨天忧人成语接龙
怨天忧人字义分解
怨
1.(形声。从心,夗(yuàn)声。本义:怨恨;仇恨)。
2.同本义。
3.责怪;埋怨。
4.又。
5.讥讽。
6.哀怨。
忧
1.(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suī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
2.居丧 。多指居父母丧。
3.忧患,祸患。
4.姓。
天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同本义。
3.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4.《其人天且劓。——《易·睽卦》。虞注:“黥额为天。”。
5.天空。
6.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人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