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木揭竿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斩木揭竿”的字面意思是“砍断树木,揭起竿子”。它的基本含义是指起义反抗,尤其是指农民起义。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反抗压迫、追求自由和正义的勇气和决心。
成语来源
“斩木揭竿”源于古代的历史故事,最著名的典故与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的陈胜、吴广有关。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反抗秦朝的暴政,标志着历史上第一次***的农民起义。他们在起义前斩断树木,揭起竿子作为号令,鼓舞士气,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使用场景
“斩木揭竿”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以包括:
- 文学作品:在小说或诗歌中,常用来描写英雄起义或反抗压迫的情景。
- 日常对话:在朋友之间可以用来鼓励彼此勇敢追求理想或抵抗困难。
- 演讲:在政治或社会**中,演讲者可能用此成语激励听众反对不公。
示例句子
- 他们在绝望中选择了斩木揭竿,誓言要改变现状。
-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群年轻人的成长与斗争,正是斩木揭竿的精神。
- 面对强权,只有斩木揭竿,才能寻求真正的自由。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起义反抗、奋起抗争,均有反抗压迫之意。
- 反义成语:安分守己、甘于平淡,表示对现状的满足和不求变革的态度。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历史上,农民起义往往是社会不公的反映。斩木揭竿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农民反抗压迫、追求正义的象征。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于任何形式的抗争和追求自由的行动,具有深远的影响。
情感与联想
“斩木揭竿”让我联想到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自由的渴望。这种情感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理想。
个人应用
在大学时期,我曾参与一次抗议活动,呼吁关注环境保护。那时我想到了“斩木揭竿”,它鼓励我和同伴们勇敢发声,追求正义。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故事中,我可以描绘一个年轻的农夫,看到土地被掠夺,心中燃起怒火。于是,他斩木揭竿,召集村民们一起反抗,最终实现了土地的归还,反映出团结与奋斗的力量。
跨文化比较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起义”、“革命”等,这些词汇同样用于描述反抗、斗争的行为。比如,英语中的“revolt”或“uprising”也传达了相似的含义,尽管背景和历史有所不同。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斩木揭竿”的深入理解,我认识到这个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传达了反抗的勇气,也体现了追求自由和正义的普遍人性。在我的学和生活中,我将继续以这个成语激励自己,勇敢追求理想。
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初,琅邪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颍川徐庶与崔州平谓为信然。刘备在荆州,访士于襄阳司马徽。徽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备乃周旋博望坡,与孔明遇,因请孔明出山。孔明曰:‘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备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备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国有十馀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顷之,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芬等遂败。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馀万,天下骚动。征太祖为典军校尉。会灵帝崩,太子即位,是为少帝。太后兄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未至而进败。卓到,废少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冬十二月,始起兵于己吾,是岁中平六年也。”
《后汉书·光武帝纪》:“光武初起兵,时年二十八。初,光武尝游学长安,有同舍生韩子,家贫,常为佣耕。光武怜之,每自给其衣食。及光武起兵,韩子亦从。光武既即位,封韩子为列侯。”
《汉书·陈胜项籍传》:“陈胜,字涉,阳城人。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例句:臣闻田虎~之势,今已燎原,非猛将雄兵,难以剿灭。
斩木揭竿成语接龙
斩木揭竿字义分解
竿
1.(形声。从竹,干声。本义:竹竿)。
2.同本义。竹子的主干。
3.竹简。
4.计算长状物的单位,竹一根为一竿。
5.方言。用于抽旱烟。
6.以竿悬挂。
木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2.同本义。
3.木料,木材。
4.树叶。
5.棺材。
6.某些木制的器物。
斩
1.(会意。从车,从斤。古有“车裂”之刑,故从车。斤,斧子,可用于杀人。本义:古代死刑的一种。斩首或腰斩;杀)。
2.同本义。
3.砍;砍断。
4.断绝。
5.剪裁,特指丧服不缉下边。
6.用同“眨”。眼睛一睁一闭。
揭
1.标志。
2.揭揭。
3.修长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