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étiānérlìngzhūhóu

挟天子而令诸侯

拼音xiétiānérlìngzhūhóu

繁体挾天子而令諸侯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政治要挟"

近义词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天子令诸侯

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意思

挟:挟制;诸侯:帝王分封的列国统治者。挟制着皇帝,用其名义号令诸侯。比喻借用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来源: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蓄士马以讨后庭,谁能御之?

来源:--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

引证

《晋书·王敦传》:“敦既得志,遂欲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乃引刘隗、刁协等以为腹心,敦益不能平,于是嫌隙始构矣。敦既握强兵,潜有异图,乃表请讨隗,以清君侧,帝不许,敦遂举兵向阙,帝乃命司徒导等拒之,敦兵败,奔还武昌,寻病卒。”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莫敢不从。”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乃迎天子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

《后汉书·袁绍传》:“绍既并四州之地,挟天子而令诸侯。”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立韩成为韩王,挟天子以令诸侯。”

例句慨魏武之雄图,终大济于横流,用兵戈以临四海,~。

挟天子而令诸侯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hū), 讠部,共10画

1.(形声。从言,者声。本义:辩,问辩) 同本义。

2.众;各。

3.又。

4.代人,代事,代物,相当于“之”。

5.作定语,相当于“其”。

6.表示语气,相当于“啊”。

读音(ér), 而部,共6画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1.

2.才能。

3.能够。

读音(xié,jiā), 扌部,共9画

1.(形声。从手,夹声。本义:用胳膊夹住)。

2.同本义。

3.挟制。

4.怀抱,怀有。

5.携带。

6.占有,拥有。

读音(zǐ), 子部,共3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读音(tiān), 大部,共4画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同本义。

3.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4.《其人天且劓。——《易·睽卦》。虞注:“黥额为天。”。

5.天空。

6.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读音(hóu,hòu), 亻部,共9画

1.(象形。从人,从厂(hàn),象张布,矢在其下。甲骨文字形,象射侯张布著矢之形。本义:箭靶)。

2.同本义。以兽皮或画上兽形的为之。

3.诸侯。

4.古时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

5.侯服。古代王城外围,按距离远近划分的区域之一。

6.封侯。

1.——“闽侯”(Mǐnhòu):中国东南部福建省的一个县,东邻福州市。

读音(líng,lǐng,lìng), 人部,共5画

1.听从

2.名词

3.假设语气词。

1.纸的数量单位, 原张的纸 500 张为一令。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2.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3.又。

4.命名。

5.使,让。

6.又。

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翻译

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意思

挟天子而令诸侯指什么意思

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故事

挟天子而令诸侯正确答案

挟天子而令诸侯什么生肖

挟天子而令诸侯指的是什么

挟天子而令诸侯指什么生肖

挟天子而令诸侯说的是

挟天子而令诸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