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èpíngzhīzhī,bùshīshǒu

挈瓶之知,不失守器

拼音 qiè píng zhī zhī shī shǒu

繁体 挈瓶之知,不失守器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挈瓶之智,守不假器

挈瓶之知,不失守器的意思

挈瓶:汲水用的小瓶。仅有一点挈瓶汲水的浅薄见识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于职守

来源:挈瓶之知,不失守器。

来源:--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

引证

《后汉书·杨震传》:“挈瓶之知,可以守器。”意为提瓶的小智慧足以守护器物。

《汉书·艺文志》:“挈瓶之知,不失守器。”意为即使只有微小的智慧,也不会丢失守护的物品。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挈瓶之知,不失守器。”意为即使智慧有限,也能妥善保管器物。

《战国策·齐策四》:“挈瓶之知,可以守器。”意为提瓶的小智慧足以守护器物。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挈瓶之知,不失守器。”意为即使只有提瓶的小智慧,也不会丢失守护的器物。

挈瓶之知,不失守器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zhī,zhì), 矢部,共8画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 同本义。

3. 又。

4. 懂得,了解,理会。

5. 又。

6. 主持;管理。

读音(píng), 瓦部,共10画

1. (形声。从瓦,并声。《说文》本从缶。缶(fǒu),瓦器,即陶制器皿。本义:汲水器)。

2. 古代比缶小的容器,用以汲水,也用以盛酒食。

3. 泛指腹大颈长的容器。

读音(qiè), 手部,共10画

1. 契约,书契。

2. (形声。本义:提起)。

3. 同本义。

4. 带领。

5. 提携。

6. 刻。

读音(shǒu), 宀部,共6画

1.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2. 同本义。

3. 节操;操守。

4. 秦代郡的长官名,汉代更名太守。后时作州、府地方长官的省称。被委任在某一方或某一区域负责实施法律或管理的政府主要官员。

5. 州郡地方政府所在地。

6. 遵守;奉行。

读音(shī), 大部,共5画

1.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2. 同本义。

3. 错过。

4. 不自禁,忍不住。

5. 违背。

6. 遗漏。

读音(qì), 口部,共16画

1.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2. 同本义。

3. 才能。

4. 人才。

5. 重视。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1.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3.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 又。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

挈瓶之知不失守器什么意思

挈瓶之智,不失守器

挈瓶之知,守不假器

挈瓶之智,守不假器

挈瓶之知的意思

挈瓶之智

挈瓶之智造句

挈瓶者谁子姣服当青春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