挈泰山以超江河的意思
超:跨过;挈:用手提着。用手提着泰山跨过大江大河。比喻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来源:夫挈泰山以超江河,自古之及今,生民而来,未尝有也。
来源:-- 《墨子·兼爱下》
引证:
《文选·左思·吴都赋》:“挈泰山以超江河,视之若无物也。”
《后汉书·班超传》:“超欲挈泰山以超江河,自谓功业可成。”
《汉书·王莽传》:“莽欲挈泰山以超江河,自谓天下无敌。”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欲挈泰山以超江河,东渡乌江。”
《庄子·逍遥游》:“挈泰山以超江河,视之若无物也。”
挈泰山以超江河成语接龙
挈泰山以超江河字义分解
超
1. (形声。从走,召声。本义:跃上;跳过,跃过)。
2. 同本义。
3. 提拔;擢升。
4. 超过;胜过。
5. 超脱,超凡。
6. 远;遥远。
泰
1. (形声)。
2. 同本义。
3. 安定平和。
4. 奢侈。
5. 骄纵;傲慢。
6. 大之极,极大。
河
1.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2. 同本义。
3. 河流的通称。
4. 天河,银河。
江
1. (形声。从水,工声。本义:长江的专称)。
2. 同本义。
3. 江河的通称。
4. 中国古国名 。嬴姓,在今河南正阳西南,公元前623年灭于楚。
5. 是中古州名 。晋置,辖境约当今江西全省并西延至湖北省武昌附近。后专指江西省九江一带。
6. 姓。
挈
1. 契约,书契。
2. (形声。本义:提起)。
3. 同本义。
4. 带领。
5. 提携。
6. 刻。
山
1.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 同本义。
3. 形状像山的东西。
4. 特指“五岳”。
5. 指酒肆的楼上。
6. 粗俗。
以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3. 使,令。
4. 凭借;仗恃。
5. 认为,以为。
6. 做,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