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由径的意思
基本定义
“行不由径”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走路不走小路”。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做事不走捷径,强调要遵循规则或正道,按部就班地进行。
成语来源
“行不由径”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为“子曰:‘行不由径,’”意思是说,行走时不应走捷径,强调做人要踏实,不能图方便而走偏路。这一思想反映了儒家强调的正直和诚实的价值观。
使用场景
“行不由径”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 文学作品:在小说中,人物可能因走捷径而遭遇不幸,反映出成语所传达的道理。
- 日常对话:在朋友交流中,提醒对方在工作或学*上要脚踏实地。
- 演讲:在演讲中使用,强调坚持原则和努力工作的必要性。
示例句子
- 他在创业过程中始终坚持“行不由径”的原则,最终取得了成功。
- 老师常常告诫我们,学*要扎实,行不由径,不能急于求成。
- 在这个行业中,唯有行不由径,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循规蹈矩”:指按照规矩和法则行事,强调遵循规则。
- “不谋私利”:指不追求个人的私利,强调公正和正直。
-
反义成语:
- “走捷径”:指采取快速而简单的方法,常常暗含忽视规则或原则。
- “投机取巧”:指通过不正当手段来获取利益,强调不诚实。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行不由径”体现了儒家的价值观,强调正直和诚实。在现代社会,该成语依然具有适用性,特别是在教育、职场和社会交往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诚信和脚踏实地的态度。
情感与联想
该成语带给我一种踏实和稳重的感觉,体现了一种坚持原则的态度。在面对诱惑和捷径时,它提醒我要保持初心,走正道。
个人应用
在我大学的学*中,我曾遇到过一个同学希望通过抄袭来获得高分。我对他说:“行不由径,真正的知识是需要自己努力去获取的。”这个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个成语的意义。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故事中: “在那个遥远的村庄里,年轻的猎人总是选择行不由径,哪怕前方是茂密的丛林。他知道,只有踏实地走过每一条小路,才能找到通往成功的道路。”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no pain, no gain”可以与“行不由径”进行比较,强调成功需要付出努力。而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存在,强调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行不由径”的学,我深刻体会到坚持原则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知识需要时间和努力,而不是依赖捷径。
来源: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来源:-- 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
例句:就不慌不忙,斯斯文文,~的走到上房来。
行不由径成语接龙
行不由径字义分解
行
1. (象形。本义:道路)。
2. 同本义。
3. 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4. 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5. 队伍,军队。
6. 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1. 刚强。
1. ——“道行”(dàohéng):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
1.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2. 同本义。
3. 出游;出行;出动。
4. 运行。
5. 流动,流通。
6. 流行;流传。
由
1. (《说文》无“由”字,古字字形)。
2. 树木生新枝。亦泛指萌生。
3. 经,由。
4. 行走。
5. (yǐ)。用。
6. 任用。
径
1. 经过,行经。
1. (形声。从彳(chì),表示与道路有关,巠声。本义:步行小路)。
2. 同本义。
3. 泛指道路。
4. 直径。
5. 径直;直接。
6. 特地,特意。
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