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塞下流,不止不行的意思
指对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学说就不能推行。现比喻不破除旧的、坏的东西,新的、好的东西就建立不起来。
来源: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来源:-- 唐·韩愈《原道》
引证:
《后汉书·王符传》:“不塞其源,不止其流;不塞其本,不止其末。”
《汉书·董仲舒传》:“不塞其源,不止其流;不塞其本,不止其末。”
《史记·秦始皇本纪》:“不塞其源,不止其流;不塞其本,不止其末。”
《战国策·齐策一》:“不塞其源,不止其流;不塞其本,不止其末。”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不塞其源,不止其流。”
例句:不把这种东西打倒,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来的。不破不立,~。
不塞下流,不止不行成语接龙
不塞下流,不止不行字义分解
行
1. (象形。本义:道路)。
2. 同本义。
3. 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4. 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5. 队伍,军队。
6. 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1. 刚强。
1. ——“道行”(dàohéng):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
1.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2. 同本义。
3. 出游;出行;出动。
4. 运行。
5. 流动,流通。
6. 流行;流传。
流
1. (会意。本义:水流动)。
2. 同本义。
3. 顺水漂流。
4. 漂没;移动不定;流浪。
5. 传布;扩散。
6. 放逐,流放,古代五刑之一。
止
1. (“趾”的本字。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脚趾头,下象脚面和脚掌。本义:脚) 同本义。
2. 停住,中断进程。
3. 又。
4. 阻止,不让进行。
5. 又。
6. 居住。
塞
1. (会意兼形声。从土,塞(xià)声。塞同罅,空隙之义。本义:阻隔;堵住)。
2. 同本义。
3. 填塞;充满。
4. 遏止,禁止。
5. 补救;抵偿。
6. 搪塞;应付。
1. 险要之处;要塞,边塞。
2. 边境。
3. 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
4. 构筑要塞。
5. 酬神。
1. 实,堵、填充空隙,用于书面词语中。
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
下
1.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2. 同本义。
3. 地。
4. 臣下;百姓;群众。
5. 方面。
6. 特指湖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