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zhì,huīzhī

呼之即至,挥之即去

拼音 zhī zhì huī zhī

繁体 呼之即至,揮之即去

用法 "作定语、分句;形容任意使唤"

近义词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呼之即至,挥之即去的意思

呼:召唤;即:就,立刻;挥:挥手。叫他来就来,叫他走就走。形容任意使唤支使。

来源:潘金莲房中,养着一只白狮子猫儿……呼之即至,挥之即去,妇人常叫他雪贼。

来源:--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60回

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呼之即至,挥之即去。”

《后汉书·袁绍传》:“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汉书·王莽传》:“呼之即至,挥之即去。”

《史记·项羽本纪》:“召之即至,挥之即去。”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呼之即至,挥之即去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zhì), 至部,共6画

1. (象形。从一,一犹地,指事,不去而下来。古文从土,上亦象飞下之形。尾上首下。本义:到来,到达)。

2. 同本义(上古时期多用“至”,中古时期多用“到”)。

3. 来;去。

4. 形容事物的尽善尽美。犹言最好、最高、最大。

5. 深。

6. 得当;恰当。

读音(huī), 扌部,共9画

1. (形声。从手,军声。本义:抛洒、甩出)。

2. 同本义。

3. 舞动;摇动。

4. 挥霍。

5. 运动;移动。

6. 飞翔。

读音(hū), 口部,共8画

1. (形声。从口,乎声。本义:吐气,与“吸”相对)。

2. 同本义 。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与“吸”相对。

3. 大声叫喊。

4. 召唤。

5. 称呼。

6. 姓。

读音(qù), 厶部,共5画

1.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2. 同本义。

3. 除去;去掉。

4. 相距,远离。

5. 前往,到别处,跟“来”相反。

6. 失掉; 失去。

读音(jí), 卩部,共7画

1. (会意。甲骨文作坐人形(后讹为卩)面对食器(皀)会意。本义:走近去吃东西)。

2. 同本义。

3. 基本义是接近、靠近、走向,与“离”对举。

4. 登上;走上。

5. 虽然。

6. 假若。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1.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3.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 又。

呼之即至,挥之即去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呼之即至,挥之即去什么意思

呼之即至,挥之即去的意思

呼之即至,挥之即去翻译

呼之即去挥之即来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是什么意思

呼之即来挥之则去意思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是成语吗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句子

呼之即来挥之则去的说说

呼之即来 挥之即去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