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éitóucù,jìshàngxīnlái

眉头一蹙,计上心来

拼音 méi tóu shàng xīn lái

繁体 眉頭一蹙,計上心來

用法 "作谓语、分句;指猛然想出了一个主意"

近义词 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眉头一蹙,计上心来的意思

形容一下子想出了一个计策。

来源:素姐见打了龙氏,知道往庙里去不成的,眉头一蹙,计上心来

来源:--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6回

引证

《金瓶梅》第二十一回:“西门庆听了,眉头一蹙,计上心来。”

《西游记》第二十三回:“孙悟空听了,眉头一蹙,计上心来。”

《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孔明听了,眉头一蹙,计上心来。”

《水浒传》第十六回:“吴用听了,眉头一蹙,计上心来。”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眉头一蹙,计上心来。”

例句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6回:“素姐见打了龙氏,知道往庙里去不成的,~。”

眉头一蹙,计上心来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cù), 足部,共18画

1. (形声。从足,戚声。本义:紧迫,急促)。

2. 同本义。

3. 困窘。

4. 局促不安的样子。

5. 聚拢;皱缩。

6. 逼迫;追逼。

读音(jì), 讠部,共4画

1. (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shǔ)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

2. 同本义。

3. 计较;关心于。

4. 商议;谋划。

5. 考察;审核。

6. 又如:计勘(审核勘验);计制(审核规格)。

读音(méi), 目部,共9画

1.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目上毛形。本义:眉毛)。

2. 眼上方的弓或嵴,亦指生长在这条嵴上的眉毛。

3. 借指美女。

4. 古州名 。故地在今四川省眉山县。

5. 老。

读音(lái), 木部,共7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

2. 同本义。

3. 未来,将来。

4. 由彼至此;由远到近。与“去”、“往”相对。

5. 归,回来,返回。

6. 归服;归顺。

1. 慰劳。

读音(xīn), 心部,共4画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3. 内心。

4.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5. 思想。

6. 中心,中央。

读音(tóu,tou), 大部,共5画

1. (形声。从页(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 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3. 物的两端或末梢。

4. 特指敌对的人。

5. 头部有发部分。

6. 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1. 名词后缀。

2. 方位词后缀。

读音(shàng,shǎng), 一部,共3画

1. (指事。小篆字形。下面的“一”表示位置的界线,线上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本义:高处;上面)。

2. 同本义。

3. 上天;天帝。

4. 上级;尊长;社会的最高层。

5. 君主;皇帝。

6. 工尺谱里的“do”称为上。

1. 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1.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2.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3. 表示某一方面。

读音(yī), 一部,共1画

1.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 同本义。

3. 序数的第一位。

4. 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 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 全;满。

眉头一蹙计上心来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的意思

眉头一蹙的意思

眉头一蹙读音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是思维的什么品质

眉头一皱,计上心头什么生肖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描写的是什么决策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说的是谁

眉头一皱,计上心头反映了人的思维品质具有

眉头蹙了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