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汉不知饿汉饥的意思
饱汉不知饿汉饥成语接龙
饱汉不知饿汉饥字义分解
饿
1. (形声。从食,我声。本义:饥之甚。按:在古代,“饥”与“饿”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饥”指一般的肚子饿;“饿”是严重的饥饿)。
2. 同本义 。与“饱”相对。
3. 使受饿;感到饥饿。
饱
1. (形声。从食,包声。本义:吃足)。
2. 同本义。与“饥”相对。
3. 充足,多。
4. 满足。
饥
1. (形声。从食,幾(jī)声。本义:荒年,五谷无收)。
2. 同本义。
3. (“飢”与“饑”的区别在于,“飢”指肚子饿,“饑”指饥荒。在先秦不相混同,到后来才逐渐通用。“飢”、“饑”现在均简化为“饥”)。
4. 吃不饱。
5. 荒年,五谷无收。
6. 古国名。
知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 同本义。
3. 又。
4. 懂得,了解,理会。
5. 又。
6. 主持;管理。
汉
1. (会意。从水難(省去隹)声。音熯。本义:水名。即汉水)。
2. 同本义,又叫汉江,长江的最大支流。
3. 银河。也称云汉、银汉、天汉。
4. 朝代名,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共历24帝,统治406年。
5. 国名。
6. (公元 221—263)三国之一。史称季汉,又称蜀汉。刘备所建。
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