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头烂额的意思
基本定义
“焦头烂额”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头发焦了,额头烂了”。它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在遭遇困境、烦恼或危机时的狼狈状态。基本含义是形容非常焦虑、困扰的状态,常用来指人在遇到麻烦或压力时的无奈和痛苦。
成语来源
“焦头烂额”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原文是“焦头烂额,四方之人无不惧”。这个成语的历史背景与战乱、纷争有关,表现出在战乱中人们的恐惧和无能为力的状态。它反映了古人对生活困境的深刻理解和生动描绘。
使用场景
在不同语境下,“焦头烂额”可以用在许多场合:
- 文学作品:用来描写人物在困境中的情感状态。
- 日常对话:朋友间谈论工作压力、生活烦恼时可以说“我最近真是焦头烂额”。
- 演讲:用来强调某个问题的严重性,比如“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我们确实是焦头烂额”。
示例句子
- 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他感到无比焦头烂额,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
- 最近的项目进展不顺,团队成员都感到焦头烂额,亟需找到解决方案。
- 她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已经焦头烂额,几乎难以应对。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手忙脚乱:形容忙得不可开交,无法应对。
- 心烦意乱:形容心情烦躁,思绪混乱。
-
反义成语:
- 游刃有余:形容处理事情非常从容,毫不费力。
- 心平气和:形容心境平和,情绪稳定。
文化与社会背景
“焦头烂额”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感到被各种事务压得喘不过气。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心理状态,也隐含了对社会压力的批判和思考。
情感与联想
“焦头烂额”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烦恼和压力,特别是在面对突发**或重大挑战时的无助感。这种情感反应让我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并激励我寻找应对压力的有效方法。
个人应用
在大学期间,我曾经历过一次期末考试的压力,几乎每天都在为复*而感到焦头烂额。那段时间让我明白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中寻找平衡。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小说的片段中,我可以写道: “正当他在无尽的黑暗中苦苦挣扎时,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即使焦头烂额,也要勇敢向前。’”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于“焦头烂额”的表达可以是“in a pickle”或“in hot water”,都形容人们处于困境或麻烦之中。然而,这些表达在语气和文化背景上可能与“焦头烂额”有所不同。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焦头烂额”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词语,它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文化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状态,同时也增强了我对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来源: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来源:-- 《汉书·霍光传》
引证:
《宋史·岳飞传》:“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刘韐募敢战士,飞应募。”
《晋书·王衍传》:“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兼声名藉甚,倾动当世。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累居显职,后进之士,莫不景慕放效。选举登朝,皆以为称首。矜高浮诞,遂成风俗焉。衍尝丧幼子,山简吊之。衍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衍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衍妻郭氏,贾后之亲,藉中宫之势,刚愎贪戾,聚敛无厌,好干预人事,衍患之而不能禁。时有乡人幽州刺史李阳,京师大侠也,郭氏素惮之。衍谓郭曰:‘非但我言卿不可,李阳亦谓不可。’郭氏为之小损。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后汉书·孔融传》:“融为北海相,以黄巾贼起,弃郡走,诣许昌。曹操迎天子都许,征融为将作大匠,迁少府。每朝会访对,融辄引正定议,公卿大夫皆隶名而已。曹操性忌,有所不堪者,鲁国孔融、南阳许攸、娄圭,皆以恃旧不虔见诛。融后拜太中大夫,居郯城,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初,太傅马日磾杖节安集关东,在寿春以礼辟先主,表拜豫州刺史,不得意,复还京师。道路流言,云融有妄想,数有谤讪。操虑变难,因发怒,收融付廷尉。融有二子,年八岁,时方弈棋,融被收,端坐不起。左右曰:‘而父见执,不起何也?’二子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者乎?’遂俱见杀。融有高名清才,世多哀之。”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馀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
《左传·宣公十五年》:“焦头烂额,犹可救也。”
故事:汉朝时期,汉宣帝重用霍光,不听徐福的限制霍光的劝谏。霍光的子孙图谋造反被宣帝镇压,宣帝奖赏那些有功人员,唯独不赏徐福。于是有人上书讲述曲突徙薪的故事,讲主人款待那些焦头烂额的救火人而忘记提出改正意见的人,宣帝立即重赏徐福
例句:殡焰飞腾,众水手被火烧得~。
焦头烂额成语接龙
焦头烂额字义分解
额
1.(形声。从页(xié),客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额头,脑门)。
2.同本义。
焦
1.(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隹”(zhuī),短尾鸟,下面是“火”。把鸟放在火上烤。本义: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
2.同本义。
3.干枯;枯焦。
4.叫喊,吵闹。
5.着急。
6.干燥。
烂
1.(形声。从火,阑声。本义:煮烂)。
2.同本义。
3.又。
4.火烧伤。
5.腐烂,腐败。
6.明亮、光明;色彩绚丽。
头
1.(形声。从页(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3.物的两端或末梢。
4.特指敌对的人。
5.头部有发部分。
6.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1.名词后缀。
2.方位词后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