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赋暴敛的意思
基本定义
“横赋暴敛”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横行霸道地征收赋税和敛财”。其中,“横赋”指的是不合理、不公正地征收税赋,带有强制性和压迫性;“暴敛”则是指以粗暴的手段进行敛财,通常是对于民众的剥削和压榨。整体上,该成语用于形容统治者或官员不顾民众生计,任意加重赋税、剥削百姓。
成语来源
“横赋暴敛”最早出现在《汉书》中,其中描述了某些统治者的苛政和对百姓的压迫。汉代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对赋税的管理,为这一成语的形成提供了历史背景。随着历史的发展,“横赋暴敛”逐渐被用来泛指任何不合理的征税行为,尤其是对普通百姓的不公正对待。
使用场景
该成语主要用于描述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不公现象,尤其是在讨论政府政策、官员行为时更为常见。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可能用该成语来批判统治者的贪婪与无情。在日常对话中,如果有人提到税务问题或对某些政策的不满,也可以用“横赋暴敛”来强调问题的严重性。
示例句子
- 在这个经济危机的时代,政府的“横赋暴敛”让百姓苦不堪言。
- 古往今来的许多朝代都因“横赋暴敛”而导致民众的反抗和叛乱。
- 这样的政策无疑是对民众的“横赋暴敛”,我们应该积极发声反对。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苛政猛于虎:形容苛刻的政策比**更可怕,强调政策的残酷性。
- 巧取豪夺:指用巧妙和强硬的手段非法夺取财物,包含了强制和剥削的意味。
反义成语:
- 和气生财:指和善的态度能够带来财富,强调的是以宽厚的态度对待民众。
- 安居乐业:形容使人们安定下来,安心工作和生活,反映的是一种良好的社会状态。
文化与社会背景
“横赋暴敛”在传统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农耕社会,民众的生活与赋税息息相关。该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统治者的期待:应当以德治国,减轻民众负担。然而,在历史长河中,因“横赋暴敛”而导致的民众反抗和叛乱屡见不鲜。因此,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警示意义,提醒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关注民众的生活。
情感与联想
“横赋暴敛”让我联想到对权力的不满和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愤怒。这种情感反映了对公平正义的渴望,也让我思考到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更好地平衡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利益关系。
个人应用
在我生活中,曾经在一次社区会议上讨论到有关税务的政策时,大家普遍感到政府在某些方面的税收政策对低收入家庭造成了过大的压力。在这个讨论中,大家提到“横赋暴敛”来表达对这种政策的不满,最终促成了一次有效的集体反映。
创造性使用
在一次诗歌创作中,我试着将“横赋暴敛”融入其中:
苍天无情赋重税,
百姓苦声何处归。
横赋暴敛成风气,
愿得明君保安危。
这首诗表达了对统治者不公政策的愤慨,并呼唤明君的出现。
跨文化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与“横赋暴敛”相似的表达可能是“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即没有代表权的征税,强调了民众对不公正征税的抗议。这种表达同样反映了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显示了类似的社会心理。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横赋暴敛”的学,我深刻理解了这一成语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对历史上统治者行为的批评,更是对现代社会中权力与责任关系的深刻思考。这让我在语言学与表达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成语,传达复杂的情感和观点。
来源:国家财用皆出人民,如有不节而用度有阙,则横赋暴敛必将有及于民,虽有爱人之心,而民不被其泽矣。
来源:-- 宋·朱熹《已酉拟上封事》
引证:
《资治通鉴·唐纪》:“横赋暴敛,民多流亡。”
《清史稿·食货志一》:“横赋暴敛,民不堪命。”
《明史·食货志二》:“横赋暴敛,民力竭矣。”
《宋史·食货志下》:“横赋暴敛,民怨沸腾。”
《旧唐书·食货志上》:“横赋暴敛,民不聊生。”
例句:[冉求]反替他取民米粟,比往日又加了一倍,~,日甚一日。
横赋暴敛字义分解
赋
1.(形声。从贝,武声。从“贝”,表示与财物有关。本义:征收)。
2.同本义。
3.缴纳赋税。
4.给予;授予。
5.做诗。
6.诵读;吟咏。
横
1.(形声。从木,黄声。本义:门框下部的横木)。
2.同本义。
3.侧,旁边。
4.古代负有督察记录权责的官员,可以入人于罪者。
5.地理上指东西向。与“纵”相对。
6.跟地面平行的。
1.横暴;放纵。
2.祸害。
暴
1.显露;暴露。
2.糟蹋,损害。
3.欺凌。
4.徒手搏。
5.凶恶,残暴。
6.急骤;猛烈。
1.(会意。古文从日,麃声。从日出艹米。本义:晒)。
2.同本义。
3.暴露;显露。
敛
1.(形声。从攴(pū),佥(qiān)。本义:收集,聚集)。
2.同本义(收集的对象是物,常是财物)。
3.收获。
4.征收。
5.收缩;退缩。
6.如又:敛额(皱眉);敛退(退缩);敛策(收束马鞭。比喻隐退不仕);敛手(缩手不敢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