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国革俗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矫国革俗”由“矫”、“国”、“革”和“俗”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矫正国家的风俗与惯”。其中,“矫”意为矫正、修改;“国”指国家;“革”有变革、改革之意;“俗”则是俗、风俗的意思。整体来看,这个成语表达了对国家风俗进行改革和改正的意图。
成语来源
“矫国革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历史上的一些改革与思想,如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特别是在明清时期,随着社会变革和思想启蒙,出现了许多关于如何改善国家风俗和制度的讨论。具体的文学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看作是对古代士人理想的一个总结,体现了对国家治理和社会风俗的关注。
使用场景
“矫国革俗”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包括:
- 文学作品:用以描绘人物或政府的改革思想。
- 日常对话:表达对社会风气不满,希望进行改变的情感。
- 演讲:在讨论社会改革或文化变迁时,强调需要对旧有*俗的批判与改进。
示例句子
- 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矫国革俗,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 这位思想家提出了许多矫国革俗的理论,旨在改善民众的生活和价值观。
- 在社会动荡的时期,许多人呼吁矫国革俗,以重建国家的道德基础。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改革开放:强调通过改革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侧重于政策层面的改变。
- 去旧迎新:指去掉旧的事物,欢迎新的事物,强调变革的必要性。
反义成语:
- 承袭旧俗:指继承和保持旧有的风俗*惯,反映出对改变的抵制。
- 因循守旧:指墨守成规,不求进取,强调对变革的反对态度。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历史上,矫国革俗的思想往往与政治改革、思想启蒙和社会相联系。在现代社会,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传统*俗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变革,这一成语在当下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寓意着在变革中保持文化自信与社会责任。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历史上那些勇于进行改革的先贤,如王阳明、康有为等。他们的理想与奋斗精神激励着后人追求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同时,也让我思考在面对社会不公和风俗陋*时的责任感,促使我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实这一理念。
个人应用
在生活中,我曾经参与过一次社区的文化活动,旨在宣传传统美德,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在此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矫国革俗”所蕴含的意义,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对社会风俗产生积极影响。
创造性使用
在某个小故事中,可以描绘一个年轻的改革者,他在一个保守的小镇上,通过教育和创新,逐渐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最终实现了“矫国革俗”的理想。故事结尾,镇上的人们齐聚一堂,共同庆祝新的生活与价值观的诞生。
跨文化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于“矫国革俗”的概念可以用“social reform”来表达,强调通过立法和社会**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尽管两者在表达上有所不同,但都传达了对改善社会风气的渴望。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矫国革俗”的学,我意识到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和思想的载体。这个成语提醒我在学和表达中,关注社会的变化与责任,激励我积极参与社会的进步与改革。
来源:矫正国事,改更弊俗也。
来源:-- 《战国策·齐策六》:“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司马贞索隐
引证:
《史记·商君列传》:“商君者,名鞅,卫之庶孽公子也,名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公叔痤知其贤,未及进。会痤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痤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痤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公叔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罢而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卫鞅。卫鞅曰:‘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后五日,复求见鞅。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罢而孝公复让景监,景监亦让鞅。鞅曰:‘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请复见鞅。’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罢而去。孝公谓景监曰:‘汝客善,可与语矣。’鞅曰:‘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诚复见我,我知之矣。’孝公复召鞅,鞅致霸术,孝公大说,身与之归,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矫国革俗成语接龙
矫国革俗字义分解
革
1.(象形。金文字形,象被剖剥下来的兽皮。中间的圆形物,是被剥下的兽身皮,余下的部分是兽的头、身和尾。“革”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革”的字多与皮革有关。本义:去毛的兽皮)。
2.同本义。皮的总称。
3.用革制成的甲胄。
4.车前的饰物。
5.(lè)。马络头。有嚼口的叫勒,没有的叫羁。
6.变革,更改。
1.
矫
国
1.(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3.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4.国家。
5.古代王、侯的封地。
6.部落。
俗
1.(形声。从人,谷(gǔ)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2.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3.佛教称尘世间为俗,与出家相对。
4.一般人;百姓。
5.平凡;普通;一般。
6.庸俗,不雅,缺乏修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