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izǒuhú,nánzǒuyuè

北走胡,南走越

拼音 běi zǒu nán zǒu yuè

繁体 北走胡,南走越

北走胡,南走越的意思

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越: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而投奔异国。

来源: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

来源:--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引证

《宋史·外国传一》:“北走胡,南走越,皆以其地险阻,难以制御。”

《资治通鉴·汉纪》:“北走胡,南走越,皆以其地险阻,难以制御。”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北走胡,南走越,皆以其地险阻,难以制御。”

《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北走胡,南走越,皆以其地险阻,难以制御。”

《史记·匈奴列传》:“匈奴,北走胡也;南越,南走越也。”

北走胡,南走越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yuè), 走部,共12画

1. (形声。从走,戉(yuè)声。本义:经过,越过)。

2. 同本义。

3. 超越,跃过。

4. 超过;超出。

5. 传播,宣扬。

6. 失坠;坠落。

读音(zǒu), 走部,共7画

1. (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

2. 同本义。

3. 逃跑。

4. 往。奔向某地。

5. 泄漏。

6. 丧失,失去。

读音(hú), 月部,共9画

1. (形声。从肉,古声。本义:牛脖子下的垂肉)。

2. 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

3. 古代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如匈奴等为胡。

4. 古国名 。其地在今天的安徽省阜阳县西北。

5. 怎样;何。

6. 为什么;何。

读音(nán,nā), 十部,共9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是钟镈之类的乐器。①本义:乐器。《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②方位词)。

2. 方位名。和“北”相对。

3. 南方;南面。

4. 官爵名

5. 对《诗经》中《周南》、《召南》的简称。

6. 向南走;向南移动。

1. 佛教用语

读音(běi,bèi), 匕部,共5画

1. 方位名。与“南”相对。

2. 败逃的军队。

3. 败北。

4. 败逃。

5. 姓。

北走胡,南走越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北走胡南走越

北走胡南走越什么意思

北走胡南走越 汉文帝

北走胡南走越 发生年代

走南越北是什么意思

走南北是什么意思

南走北闯

走南闯北的北怎么写

走北闯南是什么生肖

走南闯北的南北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