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大不韪的意思
基本定义
“冒大不韪”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冒犯了严重的不道德行为”。其中,“冒”指的是冒犯、触犯;“大”表示严重、重大;“不韪”是指不正当、不合道理的行为。整体上,该成语用来形容做一些严重不当的事情,或做出违背道德、伦理的行为。
成语来源
“冒大不韪”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原文为“夫子之言,义之所至,虽千里之行,吾往矣;冒大不韪,岂敢为!”这句话讲述的是不当行为的严重性及其带来的后果。成语的历史背景与古代社会对道德伦理的重视密切相关,反映出人们对行为规范的关注。
使用场景
在不同的语境中,“冒大不韪”可以用于:
- 文学作品:用于描述人物因追求个人利益而做出不道德选择的情节。
- 日常对话:用于指责他人行为不当,如“他为了个人利益,真是冒大不韪。”
- 演讲:用于强调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警示听众不要触犯社会底线。
示例句子
- 在商业竞争中,有些公司为了胜出,常常冒大不韪,做出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 他明知这样做会冒大不韪,却仍然选择了背叛自己的朋友。
- 作为一名律师,我绝对不能冒大不韪,必须遵循法律与道德的底线。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背离道义:指违背道德准则,与“冒大不韪”有相似的含义。
- 做贼心虚:指做了不道德的事情,心里感到不安,强调内心的负罪感。
-
反义成语:
- 恪守本分:形容严格遵守自己的职责和道德规范,与“冒大不韪”形成鲜明对比。
- 光明磊落:指为人正直,行为光明正大,对比于冒犯不当行为的含义。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被视为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成语“冒大不韪”体现了对道德行为的严厉要求,反映出社会对不当行为的强烈反感。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于对不道德行为的批评,提醒人们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不能违背社会公德和个人良知。
情感与联想
“冒大不韪”带给人一种警惕和反思的情感,提醒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中应时刻保持道德底线。该成语也引发对个人行为后果的深刻思考,使人意识到不当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曾目睹一位同事因追求业绩而冒大不韪,最终不仅失去了客户,还损害了公司声誉。这一**让我深刻认识到,追求成功不能以违背道德为代价。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冒大不韪”:
路途艰辛步履艰,
唯愿心中常有廉。
若为名利冒大不韪,
终将悔恨入梦间。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于“冒大不韪”的表达可以是“to cross the line”,意指触犯道德或法律的界限。两个表达都强调了不当行为的严重性,但文化背景和使用频率有所不同。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冒大不韪”的学*,我认识到这一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占有重要位置,更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道德规范,保持良好的行为标准,有助于提升我们的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来源:严谕集议,尚未裁决遵行,则后人孰肯冒大不韪?
来源:-- 《清史稿·礼志二》
冒大不韪成语接龙
冒大不韪字义分解
韪
1.(形声。从是,韦声。本义:是;对)。
2.同本义。
3.善。
4.美好。
大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3.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4.重要,重大。
5.德高望重的。
6.超过一般。
1.“大夫”、“大王”。
2.世代。
冒
1.(会意。小篆字形。上为帽子,下边是眼睛。本义:帽子)。
2.“帽”的古字。帽子。
3.古代殓尸的布囊,由上下两截合成。
4.冒与芼古字通。芼,菜也。
5.天子所执之玉。
6.戴帽。
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