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戈饮胆的意思
基本定义
“枕戈饮胆”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在枕头上放着武器,饮用带有胆汁的饮品”。其基本含义是形容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打仗或应对危险,强调一种高度的警觉与不懈的斗志。常用来形容在战乱或动荡的环境中,士兵或将领的精神状态。
成语来源
“枕戈饮胆”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其背景是描述汉朝的将领李广。李广在边境战斗时,常常以枕戈为眠,饮胆以示决心,表现出不畏艰险、随时准备应战的精神。这一成语体现了古代军人的勇猛与忠诚,反映了战乱时期人们的生存状态。
使用场景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军事情境或比喻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在文学作品中,可用来描绘战士的英勇与决心;在日常对话和演讲中,常用于形容面对困境时的坚定态度和警惕性。
示例句子
- 在国家危难之际,所有的将士都应当枕戈饮胆,守护家园。
- 他在创业初期,常常枕戈饮胆,夜夜加班,以确保公司的发展。
-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若不枕戈饮胆,就很容易被对手超越。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以防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 临危不惧:形容在危急时刻不畏惧,表现出勇气与镇定。
-
反义成语:
- 安居乐业:指在安定的环境中安心工作与生活,缺乏对危险的警惕。
- 置之度外:指把某事完全抛开,不放在心上,表现出不关心或不在意的态度。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古代,战乱频繁,士兵常常生活在紧张和危险的环境中。“枕戈饮胆”不仅体现了战争年代人们的生存状态,也反映出一种英雄主义精神。在现代社会,虽然战争的场景不再普遍,但这一成语仍然适用于形容在职场竞争、创业等高压力环境中保持警觉和斗志。
情感与联想
“枕戈饮胆”给人的情感反应常常是紧张与焦虑,尤其在面对挑战和不确定性时。它激发人们的勇气和斗志,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努力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个人应用
在我的工作中,面对项目的压力和竞争,我曾经多次体会到“枕戈饮胆”的精神。每当项目临近截止日期时,我都要加倍努力,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不出错,这种状态让我感受到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现代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夜深人静枕戈边,
胆中烈酒壮心间。
一身披甲谁不惧,
只待晨曦战鼓喧。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可以使用“stay vigilant”或“be on guard”来表达类似的警觉状态,虽然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同样强调了保持警惕和随时准备应对挑战的重要性。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枕戈饮胆”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保持警惕和斗志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古代士兵精神的传承,也适用于现代生活中的多种情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恰当地使用这一成语,可以更生动地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激励他人面对挑战。
来源:孤以不德,天降之灾,枕戈饮胆,扣心泣血。
来源:-- 唐·姚思廉《梁书·元帝纪》
引证:
《晋书·祖逖传》:“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世吏二千石,为北州旧姓。父武,晋王掾、上谷太守。逖少孤,兄弟六人,逖居长,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博览书记,该涉古今,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逖、琨并有英气,每语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辟齐王冏大司马掾、长沙王乂骠骑祭酒,转主簿,累迁太子中舍人、豫章王从事中郎。从惠帝北伐,王师败绩于荡阴,遂退还洛。大驾西幸长安,关东诸侯范阳王虓、高密王略、平昌公模等竞召之,皆不就。东海王越以逖为典兵参军、济阴太守,母丧不之官。及京师大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自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咸宗之,推逖为行主。达泗口,元帝逆用为徐州刺史,寻征军谘祭酒,居丹徒之京口。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宾客义徒皆暴杰勇士,逖遇之如子弟。时扬土大饥,此辈多为盗窃,攻剽富室,逖抚慰问之曰:‘比复南塘一出不?’或为吏所绳,逖辄拥护救解之。谈者以此少逖,然自若也。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进说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争权,自相诛灭,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馀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屯于江阴,起冶铸兵器,得二千馀人而后进。初,北中郎将刘演距于石勒也,流人坞主张平、樊雅等在谯,演署平为豫州刺史,雅为谯郡太守。又有董瞻、于武、谢浮等十馀部,众各数百,皆统属平。逖诱浮使取平,浮谲平与会,遂斩以献逖。帝嘉逖勋,使运粮给之,而道远不至,军中大饥。逖陷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及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馀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
枕戈饮胆成语接龙
枕戈饮胆字义分解
饮
1.(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人形,左上边是人伸着舌头,左下边是酒坛(酉)。象人伸舌头向酒坛饮酒。小篆演变为“飲”,隶书作“饮”。本义:喝)。
2.同本义。有时特指喝酒。
3.含;忍。
4.隐没;藏匿
5.酒。
6.饮料。
1.把水给人或牲畜喝。
2.用酒食款待。
胆
1.(形声。从肉,詹声。本义:胆囊。动物体内消化器官之一)。
2.同本义。通称胆或苦胆。
3.胆子,胆量,勇气。
枕
1.(形声。从木。本义:枕头)。
2.同本义。
3.枕骨。
4.枕着。
5.靠近,临。
戈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种长柄兵器形。本义:一种兵器)。
2.中国古代的主要兵器。
3.泛指兵器。
4.战争;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