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于中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无动于中”字面意思是“内心没有感动”,引申义为对某事或某种情感毫无反应,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内心平静、无动于衷,或对外界事物缺乏兴趣与关注。
成语来源
“无动于中”出自《论语·颜渊》,原文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动。”这里强调的是内心的修养与感受。虽然“无动于中”并不是直接引用,但相关的思想表明了内心的状态与外界的关系。
使用场景
在日常对话中,“无动于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别人的情感表达漠不关心。例如,在讨论某人对朋友的困境反应时可以说:“他对朋友的遭遇无动于中,似乎毫不在乎。”在文学作品或演讲中,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描绘人物性格的冷漠或内心的坚韧。
示例句子
- 面对别人的痛苦,他无动于中,仿佛一切与他无关。
- 这场悲剧让观众无动于中,大家似乎都被深深的感动了。
- 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他对成功与失败的看法变得无动于中。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无动于衷、置若罔闻、漠不关心
- 无动于衷:强调对事物的无动感,不受外界影响。
- 置若罔闻:指对他人的话语或事情完全不在意。
- 漠不关心:强调对事情的冷漠与不关注。
-
反义成语:心潮澎湃、感同身受、心有所动
- 心潮澎湃:形容内心激动、情绪高涨。
- 感同身受:指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产生共鸣。
- 心有所动:表示内心受到触动,产生情感反应。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无动于中”可以反映儒家思想中对内心修养的重视。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内心平静,不为外界动摇,往往被视为一种成熟和智慧的表现。在现代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和情感,保持“无动于中”的态度可能会被视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内心的宁静与从容。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能够做到无动于中,意味着能够理智地对待各种情感与压力,保持内心的平和。这种状态让我在面对挑战时能更加从容。
个人应用
在我个人生活中,有一次在工作中遇到了非常大的压力,团队内部的争执让我感到焦虑。然而,我努力让自己保持无动于中,最终能够理性地处理问题,而不是被情绪左右。这次经历让我更加理解了这个成语的意义。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无动于中”:
繁华背后无动于中,
浮世喧嚣心自清。
静观云卷云舒影,
此生何需多情生。
这首诗描绘了在喧嚣中保持内心宁静的状态。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stoic”,指的是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不动声色的态度。虽然两者在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对外界情感的抑制与内心的平静。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无动于中”的学*,我深刻理解到内心平和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外界*的反应,更是对自我修养与情感管理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能够更准确地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态度。
来源:以至顶到如今,偏偏碰着这位制军是不轻容易见客的,他见也好,不见也好,便也漠然无动于中了。
来源:--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
引证:
《宋史·岳飞传》:“高宗闻之,无动于中。”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上闻之,无动于中。”
《后汉书·袁绍传》:“绍闻之,无动于中。”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闻之,无动于中。”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笑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汉王闻之,无动于中。”
例句:面对集体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呢?
无动于中成语接龙
无动于中字义分解
无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动
1.(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2.同本义。
3.摇动,震动,移动。与“静”相对。
4.动摇;震撼。
5.触动感应;感动。
6.萌动。
于
1.(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往;去。
3.取。
4.如;好像。
5.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6.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中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2.同本义。
3.又。
4.内,里面。与“外”相对。
5.半;中途;半中腰。
6.方位名。泛指一个地区内或一个时期内,中间;居中。
1.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2.受到;遭到。
3.造谣;中伤。
4.合于;符合。
5.考取;录取。
6.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