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于衷
无动于衷的意思
基本定义
“无动于衷”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没有受到影响,内心没有动摇”。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一个人对某件事情毫无感触,表现出冷漠或漠不关心的态度。
成语来源
该成语出自《论语·为政》,原文为“无动于衷,君子之道”。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应保持内心的宁静和不被外界所动摇。成语的形成与儒家思想有很大关系,反映了古代**人对内心修养和情绪控制的重视。
使用场景
“无动于衷”常用于描述人们对某些事情(如他人的苦难、社会问题、情感纠葛等)表现出的漠不关心。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刻画人物性格;在日常对话中,可能用来批评他人的冷漠态度;在演讲中,可能用于强调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责任。
示例句子
- 面对同事的遭遇,他却无动于衷,似乎完全没有关注。
- 在社会动荡的年代,有些人依然无动于衷,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 她对朋友的请求无动于衷,显得十分冷漠。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漠不关心、置若罔闻、心如死灰。这些成语均表达了对事物的冷漠和不在乎。
- 反义成语:心急如焚、热心肠、关怀备至。这些成语表示对他人事物的关心和积极态度。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儒家思想中,强调内心的修养与自我控制,“无动于衷”可以被视为一种修身齐家的理想状态。然而,在现代社会,这种态度有时被视为冷漠与缺乏同情心,尤其在面对社会不公和他人痛苦时,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显得尤为重要。
情感与联想
“无动于衷”给我的情感反应是复杂的。它既能让我想到对事物的冷静与理性,也能联想到在面对他人痛苦时的无情和冷漠。这样一种情感的双重性可以影响我的思维方式,使我更加关注他人的感受,努力避免成为“无动于衷”的人。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目睹了一位陌生人在街上因摔倒而受伤,周围许多人都无动于衷,继续走自己的路。这让我感到非常失望,决定上前帮助,尽管我也曾有一瞬间想要转身离开。这次经历让我更加意识到在面对他人困境时,关心和行动的重要性。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无动于衷”:
秋风瑟瑟落叶飞,
冷眼看尽世间悲。
无动于衷心如铁,
忍看人间泪满衣。
这首诗试图表达对社会悲剧的冷漠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挣扎。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表达“无动于衷”的类似说法有“indifferent”或“unmoved”。这些词汇同样传达出对事情的漠不关心,但在文化背景中,西方社会可能更强调个体的情感表达与社会责任,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无动于衷可能被认为是不负责任的。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无动于衷”的全面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描述冷漠的词汇,更是对个体情感和社会责任的一种深刻反思。在语言学*中,理解成语的内涵和使用场景,有助于提高我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他人的感受与社会的变化。
来源:以至顶到如今,偏偏碰着这位制军是不轻容易见客的,他见也好,不见也好,便也漠然无动于中了。
来源:--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
引证:
《资治通鉴·唐纪》:“帝闻之,无动于衷。”
《后汉书·袁绍传》:“绍闻之,无动于衷。”
《汉书·王莽传》:“莽闻之,无动于衷。”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闻之,无动于衷。”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闻之,无动于衷。”
例句:面对集体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呢?
无动于衷成语接龙
无动于衷字义分解
衷
1.(形声。从衣。中声。本义:贴身的内衣)。
2.同本义。
3.内心。
4.中心,中央。
5.贴身穿着;穿在里面。
6.引申为包围。
1.适合,恰当。
无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动
1.(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2.同本义。
3.摇动,震动,移动。与“静”相对。
4.动摇;震撼。
5.触动感应;感动。
6.萌动。
于
1.(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往;去。
3.取。
4.如;好像。
5.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6.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