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tán,shǒushēngjīng

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拼音sāntánshǒushēngjīng

繁体三日不彈,手生荊棘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三日不弹,手生荆棘的意思

三天不弹琴,手就象长了荆棘那样不灵活。比喻一停止练习,技艺就会生疏。

来源:这果真是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来源:--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引证

《汉书·艺文志》:“三日不弹,手生荆棘;三日不读,口生荆棘。”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曰:‘三日不弹,手生荆棘;三日不读,口生荆棘。’”

《淮南子·说山训》:“三日不弹,手生荆棘;三日不读,口生荆棘。”

《韩非子·难三》:“三日不弹,手生荆棘;三日不读,口生荆棘。”

《荀子·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三日不弹,手生荆棘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jīng), 艹部,共9画

1.(形声。从艸,刑声。本义:一种灌木)。

2.灌木名。又名楚。

3.荆条。古代用为刑杖。

4.荆山的简称。

5.古国名。

6.古九州之一荆州的简称。

读音(shēng), 生部,共5画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2.同本义。

3.生育;养育。

4.生存;活。与“死”相对。

5.滋生;产生。

6.救活,使活。

读音(jí), 木部,共12画

1.(会意。从二-朿(cì)。“朿”是“刺”的本字。两个“朿”字并排立着,表示棘树多刺,是矮小而成丛莽的灌木。本义:丛生的小枣树)。

2.酸枣树。一种落叶乔木,有刺。果实较枣小,味酸,种子、果皮、根可入药。

3.泛指有芒刺的草木。

4.又如荆棘丛生;披荆斩棘;棘针科(有棘刺的植物,荆棘丛);棘匕(枣木做的饭匙。匕:饭勺或羹匙);棘楚(即荆棘。有芒刺的草木)。

5.四轴海绵骨针,其中辐肋等长或近于等长。

6.古代兵器名。合戈矛为一体,可以直刺与横击。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1.(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2.同本义。

3.白天,白昼。

4.时节;为特殊目的而定的日子。

5.一昼夜。

6.时间,光阴。

读音(shǒu), 手部,共4画

1.(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同本义。

3.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4.笔迹。

5.手艺;本领。

6.亲自,亲手。

读音(dàn,tán), 弓部,共11画

1.(形声。从弓,单声。本义:弹丸)。

2.同本义。

3.形状像弹丸的东西,如圆形的果实;禽鸟的卵等。

4.弹弓。

1.(形声。从弓,单声。本义:用弹弓发射弹丸)。

2.同本义。

3.弹击。

4.用手指拨动而演奏。

5.批评,揭发。

6.针刺。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读音(sān), 一部,共3画

1.(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同本义。

3.表示多数或多次。

4.指三颗星。

5.姓。

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三日不弹,手生荆棘下一句

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意思相近的词语

三日不弹,手生荆棘的意思

三日不弹,手生荆棘什么十二生肖

三日不弹,手生荆棘近义词

三日不弹,手生荆棘警醒

三日不读,口生荆棘

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怎么读

俗语说三日不练,手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