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诛灭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天地诛灭”字面意思为“天地共同加以惩罚和消灭”。它通常用来形容重大的灾难或严重的惩罚,暗示道德上的沦丧或不义行为将会遭到自然界的严厉惩罚。
成语来源
该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历史文献来源,可能是由古汉语中的“天地”与“诛灭”的组合而成。“天地”常常用来象征自然法则与道德标准,而“诛灭”则体现出极端的惩罚。整个成语传达了对不义行为的强烈谴责,体现了古人对道德公正的渴望。
使用场景
“天地诛灭”常用于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或道德教育中,强调对邪恶行为的惩罚。在现代社会中,它可以用于日常对话或演讲中,特别是在讨论社会不公、环境破坏等话题时。
示例句子
- 这场自然灾害是对人类贪婪行为的警示,实在是天地诛灭的结果。
- 他所做的坏事,终将引来天地的诛灭,无法逃避。
- 这部电影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旦触犯了自然法则,必然会遭到天地的诛灭。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天罚、天谴。它们都强调因果报应和对不义行为的惩罚。
- 反义成语:有声有色、逍遥自在。它们描绘的是一种轻松、无忧无虑的状态,与“天地诛灭”的警示性质形成鲜明对比。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天地常常被视为道德的最高标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因此,“天地诛灭”不仅是对不义行为的谴责,也是对伦理道德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种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讨论环境保护、社会正义等议题时,体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和道德责任的关注。
情感与联想
“天地诛灭”给人一种威严和警示的感觉,提醒人们注意道德和行为的后果。它引发的联想可能包括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对道德沦丧的忧虑,以及对自然法则的敬畏。
个人应用
在生活中,我曾目睹一位企业家因贪污被判刑的新闻,心中便想到了“天地诛灭”。这种不义行为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令我深感社会正义的存在。
创造性使用
春雨绵绵,滋润万物, 而那些贪婪者的心, 终将被天地诛灭, 在这片土地上,正义必将重现。
跨文化比较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也存在。例如,西方文化中的“天谴”(Divine Retribution)也强调因果法则和对不道德行为的惩罚。在不同文化中,虽然具体表达不同,但对良知和道德的共识是相似的。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天地诛灭”的学,我深刻理解了道德与自然的紧密关系。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社会问题时更加关注道德责任与后果。它在语言学中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词汇的积累,更在于对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
来源: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诛灭。
来源:--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
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天之所弃,谁能兴之?”
《后汉书·袁绍传》:“天之所废,非人力所能兴也。”
《汉书·王莽传》:“天之所弃,谁能兴之?”
《史记·项羽本纪》:“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天之所废,谁敢兴之?天之所诛,谁敢赦之?”
天地诛灭成语接龙
天地诛灭字义分解
诛
1.(形声。从言,朱声。本义:声讨、谴责)。
2.同本义。
3.杀戮。夺去生命。
4.又。
5.治罪,惩罚。
6.又。
灭
1.(形声。从水,威(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2.同本义。
3.消失,隐没。
4.熄灭。
5.淹没。
天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同本义。
3.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4.《其人天且劓。——《易·睽卦》。虞注:“黥额为天。”。
5.天空。
6.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地
1.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1.(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同本义,与“天”相对。
3.地面;陆地。
4.土地;田地。
5.领土,属地;地区 。
6.地方;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