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fēngyǔ,qìguǐshén

惊风雨,泣鬼神

拼音 jīng fēng guǐ shén

繁体 驚風雨,泣鬼神

惊风雨,泣鬼神的意思

惊:震惊;泣:小声哭。使风和雨震惊,使鬼和神哭泣。原形容诗文极为优美,感人至深。后也用以形容感人的英雄气概或业绩。

来源: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来源:-- 唐·杜甫《寄李太白二十韵》诗

引证

《文选·陆机·文赋》:“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文选·曹植·洛神赋》:“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文选·左思·咏史》:“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庄子·逍遥游》:“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惊风雨,泣鬼神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guǐ), 鬼部,共9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人”字,上面象一个可怕的脑袋(非“田”字),是人们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鬼”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鬼”的字大多与迷信、鬼神有关。本义: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有“灵魂”,称之为“鬼”)。

2. 同本义。

3. 万物的精怪。

4. 用于对小孩等表示爱昵的称呼 。如小鬼;机灵鬼。

5. 对人表示轻蔑的称呼。如小气鬼,吝啬鬼

6. 隐密不测。

读音(fēng,fěng), 风部,共4画

1. (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2. 同本义。

3. 风俗;风气。

4. 风范,气度,韵致。

5. 风声,消息。

6. “诗经”六义之一。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即《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

1. 讽刺;委婉劝告

1. 比喻感化。

读音(yǔ,yù), 雨部,共8画

1. 雨,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

2. 比喻朋友。

3. 比喻教导之言,教泽。

4. 譬喻离散。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2. 同本义。

3. 又。

4. 天上降下。

5. 密集地射击或投掷。

读音(shén), 礻部,共9画

1. (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2. 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3. 泛指神灵。

4. 精神。

5. 表情;神色。

6. 神奇;神异。

读音(qì), 氵部,共8画

1. (形声。从水,立声。本义:无声或低声地哭)。

2. 同本义。

3. 眼泪。

读音(jīng), 忄部,共11画

1. (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2. 同本义。

3. 惊动;震惊。

4. 动。

5. 惊慌,恐惧。

6. 纷乱。

惊风雨,泣鬼神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惊风雨泣鬼神是什么意思

惊风雨泣鬼神

惊风雨,泣鬼神杜甫

惊风雨泣鬼神赞扬了李白

惊风雨泣鬼神原文

惊风雨泣鬼神是什么修辞

惊风雨泣鬼神赞扬李白诗才出众

惊风雨泣鬼神 草书怎么写

惊风雨泣鬼神下一句

惊风雨泣鬼神所以到底是李白泣了唐还是大唐惊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