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究既往的意思
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究:追究;既往:已经过去的事情。道德高尚的人不追究已过去的事情。
来源:就是俗语说:君子不究既往嘛。何况咱们还是亲戚!
来源:-- 《柳暗花明》
引证:
《史记·孔子世家》:“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三世而斩。”说明君子注重的是持续的影响和贡献,不因过去的成就而停滞。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指出君子关注的是长远和大局,不拘泥于过去的细节。
《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强调君子通过不断学习和自我反省,超越过去的局限。
《孟子·离娄上》:“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表明君子对待自己的过错,不回避,而是勇于改正。
《论语·公冶长》:“君子不器。”意指君子不应拘泥于过去的成就或失败,而应不断进取。
君子不究既往成语接龙
君子不究既往字义分解
究
1. (形声。从穴,九声。本义:穷;尽) 同本义。
2. 谋划;研究;探求。
3. 系统调查或追查。
4. 达,贯彻。
5. 毕竟,到底。
既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象一人吃罢而掉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本义:吃罢,吃过)。
2. 同本义。
3. 食尽。指日全食或月全食。
4. 完毕;完了。
5. 已经。
6. 不久;随即。
往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义:去,到…去)。
2. 同本义。
3. 彼此间来往。
4. 亡去。
5. 给予,送。
6. 归向。
子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 同本义。
3. 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 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 子孙。
6. 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1. 构词后缀。
2.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 个别量词后缀。
君
1.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2.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3. 封建制度的一种尊号,尤指君主国家所封的称号或封号。
4. 引申为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5. 夫妇之间的尊称。
6. 主宰、统治。
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