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néngzhòng,wǔnéngwēi

文能附众,武能威敌

拼音wénnéngzhòngnéngwēi

繁体文能附衆,武能威敵

文能附众,武能威敌的意思

文:文德,指政治;武:武功,指军事;附众:使大家亲近;威:威服。旧指在政治上能团结部下,在军事上能威震敌人。

来源: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

来源:--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二》:“文以附众,武以威敌。”

《后汉书·班超传》:“超曰:‘文能附众,武能威敌。’”

《汉书·艺文志》:“文以附众,武以威敌。”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文能附众,武能威敌。’”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文以附众,武以威敌。”

例句朕每论将帅,须责其挽弓骑马,人未知朕意,必谓古有~,不在弓马之间。

文能附众,武能威敌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fù), 阝部,共7画

1.(形声。从阜,付声。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bù)本义:小土丘。《说文》:“附娄,小土山也。”)。

2.沾着,附着。

3.依傍;依附。

4.归附。

5.佩带。

6.靠近。

读音(néng,nài), 月部,共10画

1.(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2.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3.才能,能力。

4.有才能的人。

5.又。

6.形状。

读音(wǔ), 止部,共8画

1.(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2.指干戈军旅之事。

3.士,兵,卒。

4.古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

5.舞蹈

6.足迹。

读音(wén), 文部,共4画

1.(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同本义。

3.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4.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5.美德;文德。

6.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读音(dí), 攵部,共10画

1.(形声。从攴(pū),啇(dí)声。本义:匹敌;对等)。

2.同本义。

3.抵抗;抵挡。

4.攻击。

5.仇敌;敌人。

读音(wēi), 女部,共9画

1.威力;威风。

2.尊严,威严。

3.虐害

4.古代军事编制单位。

5.畏惧

6.震慑。

读音(zhòng), 人部,共6画

1.(会意。“众”从三人。“三”表示众多。“众”表示众人站立。“衆”,甲骨文字形。象许多人在烈日下劳动。本义:众人、大家)。

2.同本义。

3.又。

4.又。

5.指诸事,万事。

6.指百官;群臣。

文能附众武能威敌什么意思

文能附众武能威敌

文能附众,武能威敌 翻译

文能附众,武能威敌,其卿之谓乎

文能附众,武能威敌的典型事例

文能附众,武能威敌的意思

文能附众,武能威敌,其卿之谓乎 翻译

文能附众武能威敌的良将是

文能 ,武能

文能附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