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shān,érzhìdié

莫踬于山,而踬于垤

拼音 zhì shān ér zhì dié

繁体 莫躓于山,而躓於垤

莫踬于山,而踬于垤的意思

踬:绊倒;垤:小土堆。没有因登山而绊倒,反而被小土堆绊倒了。比喻小问题常易被忽略,因而赞成错误。也指在小事上出了大差错。

来源: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是故人皆轻小害,易微事,以多悔。

来源:-- 《淮南子·人间训》

例句我笑对她说,你这所谓“~”了,她也为之掩口葫芦。

莫踬于山,而踬于垤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zhì), 足部,共15画

1. (形声。从足,质声。绊倒与足有关,故从足。本义:被绊倒)。

2. 同本义。

3. 跌倒,摔倒。

4. 遭受挫折。

5. 碍,阻碍。

读音(mò,mù), 艹部,共10画

1. 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2. 表示劝戒。不要;不可;不能。

3. 没有谁;没有什么(指处所或事物)。

4. 生物体内部的薄皮组织。

5. 沙漠。

6. 幕府。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从茻(mǎng)。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傍晚天快黑了。是“暮”的本字。本义:日落时)。

2. 同本义。

3. 姓。

读音(ér), 而部,共6画

1.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 表示并列关系。

4. 表示递进关系。

5. 表示承接关系。

6. 表示转折关系。

1.

2. 才能。

3. 能够。

读音(shān), 山部,共3画

1.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 同本义。

3. 形状像山的东西。

4. 特指“五岳”。

5. 指酒肆的楼上。

6. 粗俗。

读音(dié), 土部,共9画

1. (形声。从土,至声。本义:蚂蚁做窝时堆在穴口的小土堆;小土堆)同本义。

读音(yú), 二部,共3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 往;去。

3. 取。

4. 如;好像。

5.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6. 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莫踬于山,而踬于垤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莫踬于山而踬于垤什么意思?

莫踬于山而踬于垤

人莫踬于山 而踬于垤

人莫蹪于山而蹪于垤

莫于是什么意思?

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拼音

人莫于山

人莫于山,而于蛭

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什么意思

莫与于此 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