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àng,jìnzhōng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拼音 shàng jìn zhōng

繁体 取法乎上,僅得乎中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 取法于上,仅得乎中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的意思

取上等的为准则,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

来源: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来源:-- 语出唐太宗《帝范》卷四

引证

《汉书·艺文志》:“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曰:‘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

《战国策·齐策四》:“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

《论语·雍也》:“子曰:‘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

例句清·李渔《凰求凤·筹婚》:“古语说得好,~,要选第一等的才郎,到其间只好得个中平之婿。”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fǎ), 氵部,共8画

1.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2. 同基本义。

3. 又。

4. 法令;规章;制度。

5. 标准;模式。

6. 方法;办法。

读音(dé,děi,de), 彳部,共11画

1. (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

2. 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

3. 找到。

4. 得知。

5. 捕获。

6. 成功;完成。

1.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读音(qǔ), 又部,共8画

1. (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割下左耳)。

2. 同本义。

3. 斩获敌人的首级为取。

4. 拿。

5. 娶妻。

6. 选取;选拔。

读音(jǐn,jìn), 亻部,共4画

1. (形声。从人,堇(qín)声。本义:仅能,只能) 同本义。

1.

读音(hū), 丿部,共5画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声音上扬,下面的符号表示舒气。“乎”是“呼”的本字。当“乎”借作语气词、介词用之后,就另造了一个从“口”的形声字“呼”。本义:吐气)。

2. 同本义。

3. 表示疑问或反诘。

4. 相当于“吗”。

5. 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6. 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读音(zhōng,zhòng), 丨部,共4画

1. (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2. 同本义。

3. 又。

4. 内,里面。与“外”相对。

5. 半;中途;半中腰。

6. 方位名。泛指一个地区内或一个时期内,中间;居中。

1.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2. 受到;遭到。

3. 造谣;中伤。

4. 合于;符合。

5. 考取;录取。

6. 得到。

读音(shàng,shǎng), 一部,共3画

1. (指事。小篆字形。下面的“一”表示位置的界线,线上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本义:高处;上面)。

2. 同本义。

3. 上天;天帝。

4. 上级;尊长;社会的最高层。

5. 君主;皇帝。

6. 工尺谱里的“do”称为上。

1. 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1.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2.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3. 表示某一方面。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的意思是什么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尽得乎下,取法乎下仅得乎次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风斯下矣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原句出处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取法乎中,仅得乎下

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的出处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的含义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还能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