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obèiliú

倒背如流

拼音dàobèiliú

繁体倒背如流

用法"作谓语;多指背诵"

近义词滚瓜烂熟

倒背如流的意思

基本定义

“倒背如流”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把书本或文章倒过来背诵,像流水一样流畅。其基本含义是形容对某种知识、文章或内容非常熟悉,能够毫不费力地背诵出来。通常用于赞美一个人对某项知识的掌握程度。

成语来源

“倒背如流”源于古代的文人读书和背诵的惯。这个成语可以追溯到《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提到的“孔明之才,倒背如流”,用以形容诸葛亮的聪慧和博学。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文学的传承,也反映了古代对记忆力和学能力的重视。

使用场景

“倒背如流”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1. 文学作品:在小说或散文中描述一个人博学多才时,可以用此成语来强调其知识的深厚。
  2. 日常对话:朋友之间讨论学*成果时,夸奖某人熟背课文可以说“他对这篇文章真是倒背如流”。
  3. 演讲:在讲述成功学方法时,演讲者可以提到“通过不断的练,我终于能够对这本书倒背如流”。

示例句子

  1. 他在比赛中表现出色,所有的诗词都能倒背如流,令人钦佩。
  2. 这位学者的知识面广泛,历史典故倒背如流,令人刮目相看。
  3.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能够对这本经典名著倒背如流。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1. 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自然熟悉。
  2. 信手拈来:形容随手就能拿来用,表示熟练和轻松。

反义成语

  1. 一知半解:形容对事物认识不全面,理解不透彻。
  2. 无从下手:表示对某事毫无头绪,无法开始。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学和记忆被视为重要的美德。古代文人追求“倒背如流”的能力,反映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学*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教育和学术环境中,强调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情感与联想

“倒背如流”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钦佩和赞赏。它不仅代表了知识的积累,更象征着努力与坚持的结果。联想到自己的学*经历,常常会激励我更加努力去掌握新知识。

个人应用

在我的学*过程中,曾经为了准备一次重要的演讲,我努力将相关内容倒背如流,最终在演讲中表现出色。这种经历让我体会到掌握知识的乐趣和成就感。

创造性使用

在春天的晨曦中, 我在书桌前对着书本, 字句如流水般流淌, 倒背如流,心中自有诗篇。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know something by heart”,意指将知识牢记于心。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两者都强调了对知识的熟悉和掌握。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倒背如流”的深入理解,我认识到它不仅是一种记忆能力的体现,更是对知识热爱和学方法的反思。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重视知识积累和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来源:她把说明小册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经读得来倒背如流了。

来源:-- 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六月廿七日》

引证

《清史稿·文苑传·纪昀》:“昀读书五行俱下,一览不忘,时号‘纪书楼’。”

《明史·文苑传·杨慎》:“慎读书五行俱下,一览不忘,时号‘杨书楼’。”

《新唐书·李泌传》:“泌读书五行俱下,一览不忘,时号‘李书楼’。”

《宋史·岳珂传》:“珂读书五行俱下,对客谈笑,背诵如流,时人谓之‘倒背书橱’。”

《北史·裴蕴传》:“蕴善心曰:‘若尔,便是士衡多识,以其余光益此一毛;若是有之,即义山倒背,曾未行其片目。’”

例句他每篇课文都可以~。

倒背如流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èi,bēi), 月部,共9画

1.人用脊背驮。

1.(形声。从肉,北声。本义:脊背)。

2.同本义。

3.事物的后面或反面。

4.又。

5.正北堂屋。

6.背部对着或后部靠着。

读音(liú), 氵部,共10画

1.(会意。本义:水流动)。

2.同本义。

3.顺水漂流。

4.漂没;移动不定;流浪。

5.传布;扩散。

6.放逐,流放,古代五刑之一。

读音(rú), 女部,共6画

1.(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同本义。

3.好像, 如同。

4.比得上,及。

5.去,往。

6.遭遇,际遇。

读音(dǎo,dào), 亻部,共10画

1.(形声。从人,到声。本义:倒下)。

2.同本义。

3.失败,败落。

4.坍塌;垮台。

5.将货物或商店企业作价给人。

1.上下、前后颠倒。

2.向相反方向移动。

3.将容器倾斜或反转,使里面的东西出来。

4.表示跟一般情理相反。

倒背如流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

倒背如流的意思

倒背如流的拼音

倒背如流体现了记忆的什么品质

倒背如流打一个生肖

可谓一奇才曾观孟德新书一遍可以倒背如流

谁看孟德新书一遍可以倒背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