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言高论的意思
基本定义
“危言高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危险的话”和“高深的言论”。它指的是那些直言不讳、敢于说出真相,尤其是那些可能触及敏感话题或会引发争议的言论。该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具有深刻见解或警示性质的言论,尽管可能会引起他人的不满或反感。
成语来源
“危言高论”的来源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在古代文人或者政治家面对社会、政治问题时,勇敢地提出预警和高见的一种表现。在古代,“言”与“论”的结合通常用于表达对国家或社会的忧虑和思考,正如许多文人所做的那样。
使用场景
“危言高论”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政治演讲、社会评论等场合。在文学作品中,角色可能会用此成语来形容某位智者的见解。在政治演讲中,领导者可能会引用此成语来强调对国家未来的警示。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也可以用它来描述某人对现实问题的深刻见解。
示例句子
- 在这场辩论中,他提出了一些危言高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 尽管他的观点被认为是危言高论,但我仍然觉得值得深思。
- 作为一个勇敢的记者,她常常发表危言高论,揭露社会的不公。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直言不讳”:表示说话直截了当,不隐瞒。
- “见义勇为”:形容在面对不正之事时勇于站出来。
-
反义成语:
- “阿谀奉承”:表示迎合他人,不敢直言。
- “言不由衷”:表示说的话不是真心的,缺乏诚意。
文化与社会背景
“危言高论”在**文化中往往被视为一种勇气和责任感的体现。在某些历史时期,直言不讳可能会受到压制,但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民主制度下,敢于发表危言高论的人常常被视为社会良心。他们的声音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情感与联想
提到“危言高论”,我常常联想到勇气和责任。它让我想到那些在历史上为真理而战的人物,他们的声音虽然可能被忽视,却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的走向。这种联想也激励我在日常生活中更敢表达自己的观点。
个人应用
在一次关于环境保护的讨论中,我曾引用“危言高论”来描述一些专家对气候变化的警告。他们的言论虽然让人感到不安,但我认为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这种表达方式引发了与会者的深思。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王座高悬云端上,
危言高论落人间。
愿君听取风中语,
莫让真理埋尘埃。
这段诗句用“危言高论”来表达对真理的追求和对权威的质疑。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peak truth to power”,意思是对权力发声,勇敢地表达真相。这两个表达都强调了直面权力和社会问题的勇气,虽然文化背景和历史语境有所不同。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危言高论”的学,我更加认识到直言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勇敢表达自己的见解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思辨能力,也能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因此,我将继续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运用这一成语,鼓励他人思考和讨论重要的社会问题。
来源:初,躬待诏,数危言高论,自恐遭害,著绝命辞。
来源:-- 《汉书·息夫躬传》
引证:
《明史·文苑传三·徐渭》:“危言高论,惊世骇俗。”
《宋史·文苑传六·黄庭坚》:“危言高论,震动朝野。”
《晋书·王衍传》:“危言高论,无所顾忌。”
《后汉书·党锢传序》:“危言高论,不避强御。”
《汉书·艺文志》:“危言高论,以激浊扬清。”
例句:仲容博学,少有盛名,颇任气使酒,好~,士友以此少之。
危言高论成语接龙
危言高论字义分解
高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汉字部首之一。从“高”的字多与高大或建筑有关。本义: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
2.同本义。
3.等级在上,超越流俗或标准。
4.敬称,称别人的事物。
5.空泛,不切实际。
6.年长,年老。
论
1.《论语》的简称 。内容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
1.(形声。从言,仑(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2.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3.思;思考。
4.衡量;评定。
5.评论;辩析。
6.又。
言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危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2.同本义。
3.恐惧;忧惧。
4.威胁,摧败。
5.使危险;伤害;损伤。
6.败亡,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