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言悚听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危言悚听”的字面意思是“说出危险之言,令人感到恐惧和震惊”。它的基本含义是指那些直言不讳、揭示真相或警告他人的言语,往往使听者感到不安或警惕。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敢于说出不利于他人或社会现状的言论,尽管这些话可能是出于关心或警告。
成语来源:
“危言悚听”出自《左传》,原文是“危言于人,悚听于人”,意指在不安的情况下说出警告性的话语。其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古人重视忠言逆耳,认为直言不讳的言论在政治和社会中具有重要价值。
使用场景: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政治演讲、社交场合等,尤其是在需要表达对某些现状的不满或警惕时。例如,在政治演讲中,演讲者可能会引用这一成语来强调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可能用此成语来描绘角色的内心挣扎或对现实的反思。
示例句子:
- 他的报告虽然充满了危言悚听,但却让我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 在这次会议上,专家们提出了许多危言悚听的观点,提醒我们必须采取行动。
- 虽然他的言辞危言悚听,但我相信真相总是值得被听到的。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直言不讳、忠言逆耳、明言不讳。这些成语都强调了直率和坦诚的表达方式。
- 反义成语:阿谀奉承、圆滑世故。这些成语则表示不直言、不诚实的态度,往往迎合他人而非表达真实的看法。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直言不讳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政治和社会问题上。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对**的重视,危言悚听的言论有时可能会引发争议或冲突。因此,成语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其意义和影响可能会有所不同。
情感与联想:
“危言悚听”给人一种紧迫感和警醒的情绪。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勇敢发声的人,他们可能会因为说出真相而面临压力或风险。这种情感反应可能激励人们在面对不公或危机时,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次危言悚听的情境。在一次团队讨论中,有同事提出了对项目的严重担忧,尽管他的言论让大家感到不安,但最终促使团队认真审视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让我意识到,有时候危言悚听的声音是必不可少的。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描写: 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勇敢的年轻人站在广场上,大声喊出“我们不能再沉默,危言悚听,才是对未来的负责!”他的声音在空中回荡,像是警钟,敲醒了无数沉睡的心灵。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truth hurts”或“hard truths”可以视为与“危言悚听”相似的表达。尽管两者都强调直言不讳的重要性,但在不同文化中,接受这种言论的程度和背景可能会有所不同。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危言悚听”的深入理解,我认识到直言不讳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真相的追求,也是对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在今后的学*和表达中,我会更加注重用这种勇气来面对问题,分享真实的想法。
来源:我国民勿以吾为危言悚听也。
来源:-- 梁启超《米禁危言》
引证:
《明史·杨慎传》:“慎为人,好危言耸听,以自异于众。”
《后汉书·崔骃传》:“骃上书陈事,多所危言耸听,帝不纳。”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先生危言耸听,吾不敢闻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危言以耸听,非君子之道也。”
危言悚听成语接龙
危言悚听字义分解
言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悚
1.(形声。从心,束声。本义:恐惧)。
2.同本义。
听
1.(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2.同本义。
3.接受,听信,接纳。
4.治理,管理或执行事务 。
5.决断;审理 。
6.等候;待 。
危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2.同本义。
3.恐惧;忧惧。
4.威胁,摧败。
5.使危险;伤害;损伤。
6.败亡,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