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言谠论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危言谠论”由“危言”和“谠论”两个部分组成。“危言”意指直言不讳、言辞尖锐,通常指对一些不当现象的批评或警告;“谠论”则是指公正而真实的言论。整体上,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直言不讳、真实而公正的言论,通常用于对一些不正之风或危险局面的劝告。
成语来源
“危言谠论”出自《史记·平原君赵阏传》。在这篇文章中,讲述了一个关于直言进谏的故事,强调了直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成语在历史上反映了对直言不讳的尊重和对真理的追求。
使用场景
“危言谠论”可以在各种场合中使用:
- 文学作品:用于描写角色的直言不讳,展现其勇气与忠诚。
- 日常对话:朋友之间讨论社会现象时,可能用来强调要说出真相。
- 演讲:在公共演讲中,讲者可能用此成语来强调发声的重要性,呼吁大家关注真相。
示例句子
- 在这个充满谎言与虚假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危言谠论,来揭露真相。
- 他的危言谠论让许多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促使大家采取行动。
- 作为一名记者,直言不讳是我职责所在,我将继续坚持危言谠论的原则。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直言不讳:指说话坦率,不隐瞒自己的看法。
- 言之凿凿:形容说话有根据,十分明确。
-
反义成语:
- 阿谀奉承:形容迎合谄媚的言辞,与“危言谠论”正好相反。
- 拐弯抹角:形容说话不直接,含糊其辞。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直言不讳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在官场和社会中,敢于对上级或社会不公发声是一种勇气和责任感。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一些政治或社会压力,直言不讳的风险也增加了,如何在保护自身的同时坚持真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
情感与联想
“危言谠论”给人一种力量感和责任感,表达出一种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不公的反抗。这种情感使人联想到历史上的勇敢者,他们用自己的声音改变了社会。它激励人们在面对不当现象时不退缩。
个人应用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曾经在工作中发现了一些不合理的做法。我选择了用“危言谠论”的精神向领导提出了我的看法,虽然过程不易,但最终得到了重视并进行了改进。这让我更加坚定了直言的必要性。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关于社会正义的诗中,可以这样写:
在黑暗中,我高声呼喊,
危言谠论如烛光闪闪,
不容沉默,真相在前,
勇敢追求,心中无惧怯。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speak truth to power”,意指向有权势的人或体制说出真相。这个表达同样强调了勇敢发声的重要性,体现出类似的文化价值观。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危言谠论”的分析,我深刻理解到直言不讳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对真理的追求,也是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在今后的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这种勇敢的精神,努力在合适的场合中坚持发声。
来源:伏惟阁下危言谠论,流风善政,简在天子之心,而讽于士大夫之口,名声之盛,位势之尊,不宜以细故苟自贬损。
来源:-- 宋·王安石《答孙元规大资书》
引证:
《宋史·范仲淹传》:“仲淹上疏曰:‘臣闻圣人之治天下也,必先正其心,而后正其事。心正则事正,事正则天下治。今陛下即位以来,躬行节俭,爱民如子,然而天下未治者,何也?盖由心未正也。心未正,则好恶不明;好恶不明,则赏罚不当;赏罚不当,则民无所措手足。臣愿陛下先正其心,以正天下之事,则天下幸甚。’”
《晋书·王祥传》:“祥上疏曰:‘臣闻王者之兴,必以民为本;民之安危,必以教化为先。故舜命契作司徒,敬敷五教,所以厚人伦而一风俗也。今海内未一,民有饥寒,而所在州郡,竞以法令自衒,多所禁锢,使贤愚莫辨,善恶不分。臣以为宜发明诏,广求贤才,以充庶官,则天下幸甚。’”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朗上疏曰:‘臣闻舜举五瑞,咎繇作士,君臣之际,可谓难矣。然犹有可得而言者,夫臣之事君,犹子之事父也。故君有过,则谏;谏而不听,则去。今臣之事陛下,犹事天地也。天地有过,臣不敢谏;谏而不听,臣不敢去。’”
《后汉书·杨震传》:“震上疏曰:‘臣闻尧舜之世,谏鼓谤木,立之于朝;殷周哲王,小人怨詈,则还自敬德。故天人之际,通塞之理,可得而知也。今政事得失,未有闻焉。而道路之人,皆曰:“太尉邓彪,仁厚委随,为相以来,未尝有所是非。”夫事君之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彪秉性周密,无所毁誉,然以此见轻,岂能免乎?’”
《汉书·王嘉传》:“嘉奏封事,言董贤乱制度,上不说。是时,侍中董贤方贵,上使中黄门发武库兵,前后十辈,送董贤及上乳母王阿舍。嘉封还诏书,因奏封事谏上宜益养后宫,选有德者,次贤为后;又宜为董贤置严傅相,诏报曰:‘谏大夫昌言之,朕甚嘉此。’”
危言谠论成语接龙
危言谠论字义分解
谠
1.(形声。从言,党声。本义:正直) 同本义。
论
1.《论语》的简称 。内容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
1.(形声。从言,仑(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2.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3.思;思考。
4.衡量;评定。
5.评论;辩析。
6.又。
言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危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2.同本义。
3.恐惧;忧惧。
4.威胁,摧败。
5.使危险;伤害;损伤。
6.败亡,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