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响者不于响于声的意思
回响好听是因为声音好听。比喻做事要着力于根本。
来源:治其身而天下治,故善响者不于响于声,善影者不于影于形。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身。
来源:-- 《吕氏春秋·先己》
引证:
《吕氏春秋·贵因》:“善响者不于响于声,善影者不于影于形。”
《列子·汤问》:“善响者不于响于声,善影者不于影于形。”
《文子·上德》:“善响者不于响于声,善影者不于影于形。”
《淮南子·说山训》:“善响者不于响于声,善影者不于影于形。”
《庄子·外物》:“善响者不于响于声,善影者不于影于形。”
善响者不于响于声成语接龙
善响者不于响于声字义分解
者
1. (《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2. 同本义。
3. 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4. 指代人。
5. 指代事或物。
6. 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
声
1.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2. 同本义。
3. 音乐;诗歌。
4. 声望,声名(名声)。
5. 口信;消息;传说。
6. 声威;声势。
善
1.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2. 同本义。
3. 好;美好。
4. 善良;好心。
5. 慈善。
6. 表示应诺。对,好。
响
1. (形声。从口,鄉声。本义:回声)。
2. 同本义。
3. 声音。
4. 音讯。
5. 清晰地发出声音。
于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 往;去。
3. 取。
4. 如;好像。
5.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6. 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