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意思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来源:是故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
来源:--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引证:
《淮南子·主术训》:“故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响矣。”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老子》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例句:我们要做到~。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成语接龙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字义分解
静
1.(形声。从青,争声。本义:彩色分布适当)。
2.安静;宁静。
3.静止,物体不运动(跟“动”相反)。
4.没有声响;寂静。
5.干净,纯净。
6.善。
远
1.(形声。从辵(chuò),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2.同本义 。引申距离大,相隔远。与近相对。
3.长久;长远。
4.高远;远大。
5.多。指差距大。
6.深远;深奥。
致
1.同本义。
2.招引;招致。
3.造成;导致。
4.求取;获得。
5.表达。
6.奉献;献纳。
淡
1.(形声。从水,炎声。本义:味淡;味道不浓,不咸)。
2.同本义。
3.稀薄。
4.冷淡,不热情。
5.淡雅。
6.淡泊,不追求名利。
泊
1.(形声。从水,白声。本义:停船)。
2.同本义。
3.栖止,停留。
4.淡泊;恬静(心地安然,不为名利所动)。
5.轻微;不厚道。
1.粘。
明
1.(会意。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jiǒng),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
2.同本义。与“昏暗”相对。
3.明白,清楚。
4.圣明,明察,明智。
5.明显,明确。
6.明艳, 鲜明。
志
1.(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2.同本义。
3.心情。
4.神志。
5.旗帜。
6.皮肤上生的班痕
宁
1.(本作“寍”。从宀(mián),从心,从皿。表示住在屋里有饭吃就安心了。后世假“寧”为“寍”,“寧”行而“寍”废。今用“宁”字作“寧”简化字。“宁”本读zhù,是“贮”的本字。本义:安宁,平安)。
2.同本义。
3.平静;宁静。
4.已嫁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也泛指省亲。
5.守父母之丧。
6.返回,回。
1.宁可;宁愿。
2.岂;难道。
3.又。
4.姓。
1.贮藏;积聚。本作“宁”
2.久立。后作“佇、竚”,简化为“伫”。
3.古代宫殿的门与屏之间。
以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3.使,令。
4.凭借;仗恃。
5.认为,以为。
6.做,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