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口里吐不出象牙的意思
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
来源:父亲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来源:-- 《元曲选·遇上皇》第一折
引证:
《韩非子·说林上》:“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战国策·齐策四》:“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狗之所吠,岂人所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庄子·外物》:“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狗口里吐不出象牙成语接龙
狗口里吐不出象牙字义分解
里
1.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2. 同本义。
3. 内,中。与外相反。
4. 时候。
5. 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位置;处所。
6. (会意。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
象
1. (象形。甲骨文字形,突出其长鼻。本义:大象,一种哺乳动物)。
2. 象科的,特别是象属(Elephas)和非洲象属(Loxodonta)的体型极大而粗重的几乎无毛的四足动物。
3. 象牙的省称。
4. 人的外貌。
5. 肖像,用水墨画、油画、素描或其他绘画手法描绘的人面部的像。
6. 象征。
狗
1. (形声。从犬,句(gōu)声。本义:犬。原指小犬。后为狗犬的通称)。
2. 同本义。
3. 古代特指未长毛的小狗崽。
4. 比喻坏人。
5. 指事之失度或人之失意。
牙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2.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3. 形状像齿的东西。
4. 特指象牙。
5. 萌芽。
6. 孩童。
吐
1. (形声。从口,土声。本义:东西从口腔中涌出)。
2. 同本义。
3. 摆出,亮出 。武术用语。
4. 姓。
口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 出入通过的地方。
4. 又。
5. 又。
6. 口才。
出
1.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2. 同本义。
3. 引申为出入的“出”。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4. 出现;显露。
5. 生产;产生。
6. 高出;超出。
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