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骨森竦的意思
基本定义
“毛骨森竦”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毛”、“骨”、“森”、“竦”。字面意思是指毛发竖立,骨头发凉,形容人因恐惧或惊恐而产生的生理反应,常用来形容一种强烈的恐惧感或紧张气氛。
成语来源
“毛骨森竦”最早见于《庄子·外物》,文中描述了人受到惊吓时的生理反应。成语的构成中,“毛”指的是毛发,“骨”指的是骨头,二者结合在一起,形象地表达了在恐惧之下,身体所表现出的不自主的反应。
使用场景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影视剧以及日常对话中,尤其是在描绘恐怖、悬疑或紧张气氛的场合。例如,在描写一个人在鬼屋中时,可以用“他走进鬼屋,顿时毛骨森竦,心跳如雷。”此外,在公众演讲中也可以用来讲述某种让人紧张的经历。
示例句子
- 在黑暗的森林里,听到树枝的折断声,让我感到毛骨森竦。
- 看到那部恐怖电影的结尾,我的全身都毛骨森竦,久久不能平静。
- 风吹过古老的城堡,发出 eerie 的声音,令人毛骨森竦。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触目惊心:指看到某种景象或事物后感到震惊和恐惧。
- 心惊胆战:形容非常害怕,心里害怕得很,身体也不由自主地颤动。
反义成语:
- 安然无恙:形容平安无事,没有受到任何伤害或惊吓。
- 泰然自若:形容面对危险或压力时镇定自若,不感到恐惧。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毛骨森竦的表达不仅仅是对生理反应的描述,也与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心理有关。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面对未知的挑战、恐怖的或紧张的局面时,能够有效传达一种紧张氛围。
情感与联想
使用“毛骨森竦”这个词时,往往会引发一种紧张、恐惧的情感,令人联想到鬼故事、恐怖电影或惊悚的经历。它不仅是对情绪的描述,也体现了人类面对恐惧时自然的生理反应。
个人应用
在一次夜间露营中,我和朋友们在篝火旁讲鬼故事,随着故事的发展,大家的表情都变得紧张起来,最后一位朋友讲到高潮部分时,所有人的心都毛骨森竦,那种气氛让人难以忘怀。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可以写道:
夜色如水,月光如霜,
细听风声,毛骨森竦。
幽径深处,影影绰绰,
心中惴惴,恐惧藏匿。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可以用“hair-raising”来表达类似的意思,指让人毛骨悚然的经历或故事。虽然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表达,但“hair-raising”同样传达了恐惧的感觉。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毛骨森竦”的学,我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能传达出强烈的情感,也使得描绘恐怖或紧张场景时更加生动。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灵活运用这样的成语,增强了表达的丰富性与感染力。
来源:想起方才路上光景,不觉毛骨森竦。
来源:--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
引证:
《官场现形记》第三三回:“众人听了,俱毛骨森竦,莫不代他捏一把汗。”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六回:“那一声呼喝,便把苟才吓得毛骨森竦,直跳起来。”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苗酋领着众人,喊声震天,毛骨森竦,直奔过来。”
《红楼梦》第八二回:“黛玉此时只觉心旌摇摇,意乱神迷,毛骨森竦,竟不知是何缘故。”
《聊斋志异·聂小倩》:“见北隅四五人,榜讫,裸曳以死,怒目电瞵,毛骨森竦。”
毛骨森竦成语接龙
毛骨森竦字义分解
骨
1.(会意。从冎(guǎ),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剐”。从肉,表示骨与肉相连。“骨”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骨”的字多与骨头和人体有关。本义:骨头)。
2.同本义。
3.尸骨,尸首。指死去的人。
4.人的品质、气概。
5.比喻文学作品的刚健风格。
6.比喻瘦劲的书体。
1.尚未开放的花朵。
2.表示声、形、动作。
竦
1.(会意。从立,从束。立,站着。束,约束。本义:肃敬;恭敬)。
2.同本义。
3.(企立,伸长脖子、提起脚跟站着)。
4.耸立。
5.往上跳。
6.振动;振作。
毛
森
1.(会意。从林从木。本义:树木丛生繁密)。
2.同本义。
3.满;罗列。
4.众多,众盛。
5.高耸。峙立。
6.阴沉,幽暗。